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4-10 10:43:52

法治护航 慢城不“慢”

作者: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吴瞳 刘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柘荣县在去年下半年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中成绩亮眼——

法治护航 慢城不“慢”

群众安全感率达99.719%,排名全省第六、全市第一;扫黑除恶好评率达100%,排名全省第一;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9.023%,排名全市第一;执法工作满意率达98.131%,排名全市第一;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治理成效好评率达95.665%,排名全市第一。这是柘荣县2024年下半年在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中,取得的亮眼“成绩单”。

平安,民生福祉所系,社会发展之基。2024年,柘荣县政法部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更高水平的平安柘荣、法治柘荣建设,推动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中国慢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的县域社会环境。

和为贵:织密基层治理 “一张网”

走进柘荣县综治中心,各入驻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受理登记群众诉求,并依托“草根和事佬”“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资源力量,做好“信访诉求受理、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民商事仲裁诉讼、交通事故快处”五项重点工作,让群众解忧“一扇门”进出、“一窗口”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闭环,实现案结事了。

近年来,柘荣县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慢城快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如今,柘荣县已完成县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9个乡镇综治中心和99个村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枫桥经验”的精髓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这一精髓在柘荣县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柘荣县秉承“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调”的自治理念,成功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高、品德优、口碑好的“草根和事佬”队伍,运用“五个一和事经”,灵活高效化解民间纠纷,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草根和事佬”工作法被省委政法委列为福建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在柘荣经济开发区,柘荣县委政法委、经济开发区秉承“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三联三创、提速发展”的工作宗旨,打造“园区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建设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小矛盾”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极易演变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风险隐患。为此,柘荣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2023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867件,已化解856件,化解率98.73%,大量“小疙瘩”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切实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安为先:跑出平安守护 “加速度”

柘荣素有“中国慢城”,是典型的“小县大城关”。双城镇辖区常住人口5.2万余人,占全县常住人口一半以上。

城关稳则全县安。面对警力不足困境,柘荣县公安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局”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启动“一个全局巡防处警中心”直派试点工作,打造“中国慢城”的“快速度”。

“一个全局巡防处警中心”开展以来,柘荣县公安局110警情指令除减少派警环节外,将当日接处警民警全部派驻街面、社区开展巡防,由原来的驻地“静态接处警”变为现在的街面、社区“动态接处警”。警情平均流转时间缩短40%以上,处警民警30秒内签收、1分钟内出动、核心区域5分钟到场,全县九类街面警情同比下降28%,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7.7%。

作为“枫桥式公安局”创建的开路先锋,城关派出所贯彻落实“派出所主防”理念,践行车到村、人到户的“背包警务”新模式,实现基础工作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同时,与柘荣县司法局构建“2+12348”联调联处模式,让群众与人民调解员实现精准对接,最大限度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柘荣全县政法机关持续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24年以来,县扫黑办广泛收集线索,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线索逐个“过筛”,共收各类线索48条,均办结。全县共立刑事案件231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83人,打掉“套路贷”犯罪集团1个,抓获成员9名,积极参与全市涉黑涉恶案件侦破。整治重点行业领域乱象问题186件,制发“三书一函”14份,整改完成率100%。

人为本:打造民生服务 “暖心链”

小小诉服车,连接千万家。2024年以来,一辆挂着“法行柘里 诉讼万家”横幅的诉服车常常出现在柘荣县的乡村巷陌间,现场为村民们提供上门立案、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一体化诉讼服务。

“法行柘里 诉服万家”车载诉服村村通是柘荣法院立足县情,延伸“诉讼服务中心”职能,扎实推进“宁人息事”无讼创建的重要举措。有别于传统的诉讼服务大厅窗口,它将“诉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许多偏远村庄、出行不便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有效打通基层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柘荣城关,群众只要指尖一动,把自己遇到的困难、问题发到警民微信群,同样能感受无“微”不至的高效优质服务。这得益于城关派出所创新集“微服务、微宣传、微防范、微管理、微调解”为一体的社区“五微工作模式”,实现惠民便民和警务效能双提升。

日常工作中,民警利用“微警务”向师生、家长群、小区群等微信群推送各类普法宣传教育信息,切实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并建立酒店、加油站、网吧、寄递业等“行业场所”微信群,实时推送各类预警提示信息和行业管理通知,不仅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率。

群众满意是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县共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4处,为市民的出行筑牢安全防线;县检察院坚决守护食品源头安全,从严办理黄某林、陈某振等11人犯罪团伙走私案件,针对该团伙企图以“改包装”销售38.8吨境外未经检验检疫冻肉非法牟利行为,依法提起公诉;县公安局坚持“小案不小办”,2024年“夏季行动”期间,用时9个小时破获群众私家车财物被盗案件,被盗财物被全部追回。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