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4-10 16:17:16

武夷山监狱打造“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特色教育品牌

作者:记者 汤仙念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于茶道中绽放教化之光

——武夷山监狱打造“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特色教育品牌

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袅袅茶香中,一座与双世遗地脉相连的现代化文明监狱,正书写着“以茶化人”的特殊篇章。

近年来,武夷山监狱将千年岩茶文化精髓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打造出“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特色教育品牌。通过构建三级矛盾调解网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创新传帮带培养机制,这座有着71年历史的监狱,让茶道中的“清、静、和、真”化作重塑灵魂的精神养分,绽放出独特的教化之光。

以茶为媒:一杯清茶润心田

近日,在武夷山监狱第四监区大红袍茶香四溢的调解室,民警将青瓷茶盏轻推至两名服刑人员面前。这个被称作“大红袍茶话坊”的特殊空间,见证着无数矛盾消弭的瞬间。

原来,新入监的服刑人员王某因生活习惯差异,与同监舍陈某从口角升级至肢体冲突边缘。民警敏锐捕捉到异常动态,当即启动“三级调解”机制——由分监区调解员先行安抚,监区心理咨询师介入疏导,最终在茶香萦绕的对话中,双方放下芥蒂。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是武夷山监狱“大红袍茶话坊”的首要任务。从茶话坊成立之初,监狱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将茶文化“清、静、和、真”的寓意与“枫桥经验”依靠基层群众力量化解矛盾的理念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督查等机制。

同时,监狱成立以监区领导和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为成员的矛盾调解领导小组,分监区设立矛盾调解小组,选取积极改造、遵规守纪、调解能力强的服刑人员为矛盾调解员,构筑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服刑人员矛盾纠纷调解网络。

“大红袍茶话坊”运行以来,各监区服刑人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茶汤未凉事已了”成为民警的调解心得。

以心为桥:高墙内外飘茶香

六监区的视频电话里,服刑人员林某凝视着屏幕那端泣不成声的妻子,颤抖的双手几乎握不住话筒。因家庭突遭变故,这个曾经封闭自我的服刑人员,在“狱内枫桥·大红袍约谈”活动中鼓起勇气吐露心结。分监区立即启动“心桥计划”,不仅特批延长视频电话时间,更安排心理咨询师全程引导对话。从听到女儿在镜头前喊出“爸爸加油”起,林某的改造档案上便多了个“积极改造”的标签。

“诉求渠道畅通如同茶树根系,只有深入岩缝才能汲取养分。”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黄政指着墙上“诉求响应流程图”解释:自“大红袍茶话坊”设立以来,各监区结合实际开展“我与民警谈心”“大红袍约谈”“进号房听诉求”等活动,成为服刑人员说出心里话的重要渠道,也是民警排解服刑人员矛盾心结的“指南针”。

中秋节“家书入茶”活动中,服刑人员将写给亲人的忏悔信折成茶荷形状;春节“云端茶叙”时,家属通过视频指导服刑人员冲泡功夫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互动,让高墙内外飘起茶香。2024年以来,服刑人员诉求响应率达100%,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同比也有大幅度增加。

以人为本:老树新枝传帮带

在武夷山监狱,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正在“大红袍茶话坊”得到传承和发扬。许多老民警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民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023年,新考录不久的年轻民警小马,初到第四监区十一分监区时,面对复杂的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副分监区长陈玄智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陈玄智带着小马熟悉监管改造的各个环节,从业务台账的填写到监管重点部位的检查,从与服刑人员的谈话技巧到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事无巨细,倾囊相授。

在一次处理服刑人员违规事件时,陈玄智带着小马亲临现场,示范如何稳定服刑人员情绪、调查事件经过。事后,陈玄智又与小马一起复盘,分析处理过程中的得失。在陈玄智的悉心指导下,小马迅速成长,如今已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分监区管教。

“在‘大红袍茶话坊’里,我跟着师傅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难题。这种传帮带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小马说。通过传帮带,武夷山监狱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监狱民警队伍,为教育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