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时值枇杷丰收季,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模拟法庭、调解培训、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为果农及镇村调解员送上“法治甘霖”。 该活动深度融合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和民法典绿色原则,以司法之力守护生态底色,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城厢样板”。 在城厢区常太镇枇杷主产区,城厢法院法官们以“模拟法庭”形式还原一起涉农纠纷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民法典“绿色原则”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重点解读了土地承包、农产品购销合同等法律问题,引导果农以法治方法化解矛盾。 法官结合木兰溪流域治理要求,强调“生态优先”理念,呼吁果农科学种植,避免滥用农药化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原来法律不仅管人打架斗殴,还管水土保护呀”“原来有枇杷款结算单不是万能的,还要积极催讨货款,不然超过诉讼时效了钱还是有可能讨不回来”,参与活动的果农老陈感慨道。 现场发放的民法典宣传手册涵盖邻里纠纷、土地流转、买卖合同等实用内容,成为果农的“法律工具书”。 同时,城厢法院依托村“党建+”邻里解纷中心,组织常太镇村居调解员开展调解专题培训。法官以典型案例为引,传授“情理法融合”的调解技巧,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 培训会后,法官们还来到枇杷果园进行流动普法,针对果农感兴趣的土地纠纷、民间借贷、涉农纠纷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 “法官教我们调解工作要‘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勘察、‘实打实’解纷,做到不偏不倚、有据可查、以理服人,今天学了这些专业知识,以后我们处理村里面的各种纠纷就更有底气了!”洋边村调解员林大姐表示。 近年来,城厢法院立足木兰溪流域特色,依托“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法律服务站”,打造“法律宣讲+生态保护+产业振兴”服务链,建立涉农纠纷案件“快立快审”绿色通道,以司法担当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接下来,城厢法院将继续延伸司法职能,持续推动“多元化”普法常态化开展,深耕人民调解、法治宣讲、咨询答疑等法律服务工作,以司法之力守护乡村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