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金钟罩” 守护“钱袋子” ——三明市沙县区公安局积极探索反诈“123”机制 近年来,三明沙县区公安局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积极探索反诈“123”机制(即一张智慧网格,专业打击与部门协同二轮驱动,预警劝阻三次干预),推进“网格+反诈”深度融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2025年一季度,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呈现警情数、群众被骗损失金额同比下降,破案率、抓获嫌疑人数同比提升的“两降两升”良好态势。 一张网格 “叮!您有一条新的信息。”傍晚六点,家住凤岗街道的陈大姐刚端起饭碗,手机里的网格群便跳出一条带着红色警示标志的信息。点开一看,正是社区网格员小李转发的反诈知识宣传视频。 这样的“指尖上的反诈课堂”,每天都在沙县区1166个网格的微信群里生动上演。在智慧治理中心的数字大屏上,全区的网格群如同星罗棋布的“神经元”实时闪烁,只要民警轻点“反诈宣防”模块,精选的防诈短视频、图文预警便如涟漪般迅速扩散至每个微信“末梢”群。 “多亏网格员小吴那天上门‘碎碎念’,不然我卡里的10万就飞了。”提起上月的遭遇,经营小吃店的老林仍心有余悸。当时,老林被“网络贷款”骗局的话术绕得晕头转向,突然想到网格员小邓曾经来到店里开展反诈宣传,他立即终止了操作并到派出所当面核实,经过民警的讲解彻底醒悟。 如今,他的店门口已经贴上了醒目的反诈宣传海报,店内餐饮桌上的反诈标牌也配备齐全,一跃成了街坊们口中的“反诈情报站”。 两轮驱动 对于反诈工作来说,打击违法犯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沙县公安大力建设反诈机制办与刑侦大队专业打击团队,坚守侦查破案的主责主业,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落脚点,全力提升打击效能。 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多部门协同响应的联动机制,实现涉诈资金线索、可疑取现线索、可疑账户线索的快速响应、快速联动、快速处置,以“双轮驱动”提升打击合力。 2025年3月18日15时许,民警在工作中获取到一条线索,辖区一名群众正疑似遭遇电信诈骗。该局立即开启警银联动模式,与银行部门对相关时间段内大额取款的客户进行全面摸排,快速锁定现年50岁的王大姐(化名)就是被骗当事人。民警根据摸排结果迅速上门开展工作,避免了王大姐3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第三方投送”等涉诈犯罪新演变,沙县公安快速完善警企协作机制,与快递、网约车等平台构建“数据互通、风险联判、即时阻断”的联防机制,让第三方服务平台从犯罪通道转变为反诈前沿哨点。今年1月4日,辖区一名货拉拉司机在运输途中,发现货主托运的纸箱内竟藏着2万元人民币,他立即报警,并协助民警破获该案。 三重防护 “罗阿姨,我是民警小李,上次您遇到的可疑情况之后,最近还有收到让您转账或点链接的陌生信息吗?”“多亏你们再三提醒,现在陌生来电我都不接,还让儿子给我手机装了国家反诈中心反诈APP。”近日,沙县区公安局反诈机制办内,民警李丁正通过电话回访几天前差点被骗的预警劝阻对象罗阿姨。 两天前,居民罗阿姨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来电,对方以帮助罗阿姨开网店为由对其实施诈骗。指挥中心发现后,立即将该指令发送给当日凤岗派出所的出警民警吴祥邦,快速见面预警阻断了罗阿姨和骗子的联系,阻止她进行下一步操作,并开展当面宣传。 当天下午,罗阿姨所在社区的社区民警吴亚男来到她家,对当前高发的十余种电信诈骗类型进行归类总结,详细向罗阿姨做了普及。 为全面提升源头阻断能力,实现预后被骗为“零”的工作目标,沙县公安实行预警劝阻与预警账户保护性止付双同步的工作制度,对一次资金预警开展“出警民警见面劝阻-社区民警入户二次宣防-机制办审核并回访”的三次干预工作机制:当发现异常通话、转账行为时,指挥中心立即指派出警民警上门预警劝阻;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在48小时内入户开展“靶向”宣传,详细讲解当前高发诈骗类型,巩固劝阻成果;反诈机制办专班人员则不定时对预警劝阻对象开展跟踪回访,确保“不反弹、不复发”。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