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4-14 16:02:18

东山县综治中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作者:记者 蔡欣利 通讯员 陈冰瑶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朵朵“平安浪花”,守护海岛生活

——东山县综治中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芳菲四月,码头上渔船来来往往,渔民正忙于捕捞当季海鲜,与络绎不绝的游客构成独特的风景线。东山这座海岛县,既是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也是基层治理的“实战考场”。

如何在旅游旺季快速化解涉旅纠纷?怎样在广袤海域快速平息渔事矛盾?东山县综治中心立足海岛实际精准施策,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治理方案化作一朵朵“平安浪花”,将矛盾纠纷与安全隐患化解在潮起潮落间,守护着东山县诗画般的海岛生活。

景区纠纷“就地解”

碧波荡漾的沙滩上,孩童追逐嬉戏的笑声与网红打卡点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凭借得天独厚的滨海景观,东山每年吸引超过百万的游客慕名而至,将“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擦得闪亮。

如日中天的旅游业也带来新的治理挑战。随着客流激增,餐饮服务、消费纠纷等矛盾逐渐浮出水面。面对这一新课题,东山县综治中心深化“调解+文旅”融合,整合调解员与多部门力量组建应急调解队,在码头、沙滩等游客聚集区设立流动调解站,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这哪是宣传册上的鲍鱼,分明是指甲盖大的边角料!”2024年12月30日,在东山县风动石景区入口处,一名游客举着门票,向工作人员投诉某商家宣传册上饱满肥美的鲍鱼与实物不符。更让其焦虑的是,孩子在该商家用餐后突发腹痛,当晚就被送往医院治疗。

接到投诉时,东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员正巡查至附近。在游客指认的就餐区,商家对冷藏柜里的鲍鱼原料解释“这批鲍鱼的块头确实较小,但不存在欺诈”,并强调孩子腹泻可能是水土不服或其他原因导致。

“虽然孩子腹泻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但确实是在这里用完餐后出现症状的。鲍鱼尺寸也明显与宣传不符。”了解完情况后,调解员立即进行责任划分。经三轮协商,调解员提出方案:商家全额退还198元门票,并补偿游客162元用以支付医疗费。在调解员的释法说理下,商家在调解书上按下手印。

东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在矛盾化解与普法宣传的双轨上同向发力,构建“政企协同+网格前哨”双轨体系,织密纠纷预防化解网。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组织景区、商户学习,通过典型案例警示企业自查,让经营行为更趋规范,在润物无声中打造更具辨识度的“暖心海岛”治理品牌。

涉海矛盾“海上调”

随着东山县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千帆穿梭的繁忙景象下,渔排碰撞、作业区纠纷等涉海矛盾也悄然增多。为守护这片海域和谐,东山县综治中心创新设立“海上调解中心”,将法治服务延伸至海域的每一艘船只。

2024年5月的一个清晨,陈城镇岐下村海域发生渔船碰撞事故。陈某某驾驶的渔船与邻船发生擦碰,造成乘客陈某玲受伤及船只损坏。双方在赔偿问题上争执不下,几乎引发肢体冲突。

调解员接到诉求后,半小时内乘船抵达现场。他们调取双方船只的航行记录仪数据,结合海管站的调查结果,在渔排上的临时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现场还原事发经过,理清事件脉络。

“由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注意避让,需要按各占50%的责任进行处理。”调解员依据相关法律逐条分析责任归属,经过几个小时的摆事实、讲法理,最终促成双方当场签订和解协议。

“这次调解我们很满意,比走诉讼程序快多了。”陈某某对调解效率印象深刻。

这样的调解效率源于东山县综治中心独特的“三联”工作法机制——专业化解涉船纠纷、机动化解涉渔纠纷、前置化解涉旅纠纷。“海上调解中心”特别配置的5艘“流动调解船”随时待命,构建起海上纠纷快速响应体系,确保矛盾在初始阶段即被介入调处,实现“船未靠岸、事已化解”的无缝衔接,有效避免了因流程拖延可能导致的矛盾恶化。

自“海上调解中心”成立以来,80多起纠纷在浪花里消散。如今,海面上少了剑拔弩张的争执,多了心平气和的调解,渔民既能安心耕海牧渔,又能带着笑容平安归航。

智治支撑“守平安”

今年2月21日凌晨,东山县张家村后山腾起的浓烟,被正在执行夜间巡航的无人机及时捕捉。综治中心指挥平台上,火点的精准坐标与实时过火面积数据同步跃动,消防救援人员得以在火势蔓延前控制火情。明火扑灭后,无人机再次进行核查,确保复燃隐患彻底消除。

“要不是无人机盯着,怕要出大事。”清晨,听闻险情的村民李阿婆心有余悸。这场未造成损失的火情,恰是对东山县“智治支撑”体系的实战检验。

针对传统社区管理中人力巡查效率低、应急响应滞后等问题,东山县综治中心创新构建“无人机+网格化”,让无人机担当“空中网格员”,为东山岛平安插上“智慧翅膀”。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处理案件56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10处。

智治支撑的效能同样体现在矛盾化解领域。依托“平安漳州e家”平台和96111解纷热线,东山县综治中心进一步实现群众“一个号、一地跑、一站解”工作目标,全力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实质化解。

今年1月,7名工人因工程合同纠纷被欠薪1.9万余元,拨打96111热线两小时后,便在综治中心调解室见到包工头和涉事企业代表。调解员现场测量工程量,联动公安、司法部门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企业当场支付部分工资,余款春节前结清。“没想到两天就拿回工钱,你们的调解真是又专业又迅速!”一名工人查看转账记录时难掩激动。

当夜幕降临,马銮湾的沙滩亮起星星点点的渔火。那些扎根沙滩的调解站、穿梭浪间的调解船、巡航海天的无人机,纷纷化作守护海岛的“平安浪花”。东山县综治中心以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举的方式,在续写新的平安故事的同时,也为破解海岛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东山解法”。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