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锻造新时代辅警铁军 近年来,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不断完善辅警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忠诚为魂、法纪为纲、敬业为本、担当为责、奉献为荣”的辅警队伍“五为”工程,形成具有海沧特色的新时代辅警队伍建设新模式,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有归属感、有凝聚力的辅警铁军。 从街头巷尾的巡逻防控,到急难险重任务的冲锋在前,海沧公安辅警队伍以忠诚担当和专业素养,成为平安建设的生力军。2024年,海沧公安辅警队伍共出动警力超10万人次,协助盘查可疑人员1万余人,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近千人,协助查处治安案件1400余起,协助带破刑事案件576起,助力海沧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8%,降至近5年新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辅警在巡逻 铸魂: 党建引领淬炼忠诚底色 清晨的滨湖北路车流如织,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子与一辆越野车相撞,女子摔倒在地,左脚掌被越野车前轮紧紧压住,钟山派出所辅警陈明辉飞身救起车轮下受伤女子的身影,成为海沧公安“铸魂工程”生动的注脚。当围观群众追问姓名时,他指着胸前的党徽答道:“我是党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句朴素回答的背后,折射出海沧公安深耕党建引领的深层逻辑——将“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熔铸进辅警队伍血脉,让每一名辅警都成为流动的党旗。 陈明辉3次提笔写下的入党申请书,见证着一位辅警向党组织靠拢的执着追求。2021年,在“暖警工程”的政策春风中,这位有着15年便衣追逃经验的“老黄牛”终于圆梦,成为海沧公安首批转正的辅警党员之一。 入警先铸魂,上岗先立根!海沧公安紧扣“铸魂”核心,构建辅警与民警同频共振的政治教育体系。在破狱斗争旧址的斑驳砖墙前,辅警代表触摸着革命先烈的斗争印记;在深田社区政治生活馆,57名辅警党员与民警同堂学习新思想;颜氏家风家训馆的廉政课堂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红线被反复锤炼……海沧公安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辅警队伍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红色引擎”激活队伍内生动力,让“对党忠诚”成为辅警队伍最鲜明的政治底色。2024年,海沧公安共发展9名党员,辅警就有5名,队伍中“我要入党”的信念如星火燎原。 这种政治引领不仅激荡思想,更淬炼忠诚底色。加入辅警队伍23年的中共党员、钟山派出所辅警分队长陈仁惠主动上门为90岁高龄老人和中风卧床群众办理身份证的暖心服务,恰是海沧公安“党建+服务”融合的生动写照。通过建立师徒结对、业务传帮带等机制,辅警队伍在便民服务中练就“火眼金睛”——陈仁惠带领团队独创的“温情服务四步法”(耐心沟通、信息核对、流程简化、送证上门)让特殊群体办证效率显著提升,“党建红”引领“服务蓝”在民生一线绽放光彩。 强能: 机制创新激活队伍动能 早上7时,陈茂荣的警务通终端已经收到当日待核查的23条实有人口信息。这位钟山派出所的网格辅警分队长熟练地整理装备,临出门前不忘往包里塞上反诈宣传单——这是他扎根社区12年养成的职业习惯。从“门外汉”到“活地图”,从“跟班学”到“领头雁”,陈茂荣的成长轨迹正是海沧公安辅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生动缩影。 在海沧这片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一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辅警队伍改革正释放出澎湃动能。 在嵩屿码头熙攘的人潮中,陈茂荣的“火眼金睛”远近闻名。2024年深秋,那场针对虚假引流行为的漂亮阻击战,至今仍是辅警参与社会治理的经典案例。当可疑办公楼在网格巡查中露出马脚,这位经验丰富的分队长既未轻举妄动,也未简单上报,而是连续半个月记录进出人员特征、绘制活动规律图谱,最终协助民警锁定关键证据。 这种堪比专业侦查员的职业素养,源自海沧公安构建的“理论筑基+实战淬炼”阶梯培养体系,新招录辅警需先进行岗前培训,包括规章制度学习、保密教育、队列训练、警务装备学习、搜身检查、设卡盘查、二对一抓捕、徒手解脱等培训项目,并结合理论知识考核、队列会操,单项成绩各达80分及以上方为考核合格。此外,海沧公安还特别注重心理辅导和应急处理能力的系统化培训。通过设置心理压力疏导课程和模拟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帮助辅警掌握应对高强度执法场景的心理调适方法,提升危机干预和快速反应能力。 制度是队伍改革发展的基石。海沧公安以《厦门经济特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实施为契机,构建起“选、育、管、励”全链条机制,通过规范选拔程序、完善培训体系、严格日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环节,为辅警职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厦门市公安局统一部署,2023年起开展的“辅警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通过每月专题培训会,系统推进教育训练制度完善、职业纪律强化、绩效考核优化和岗位技能比武,形成常态化能力提升机制。 为激发队伍活力,海沧公安建立辅警荣誉制度体系,对在巡防勤务、案件侦办等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辅警实施分层表彰。通过制度化激励措施,既强化辅警的职业认同感,也有效提升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暖心: 从优待辅夯实职业根基 海沧公安巡特警反恐大队辅警马国是“警营王牌飞手”。在分局的推荐下,他不仅考取公安部警用无人机驾驶证,还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人才岗位能力评价,被评为无人机航拍工程师。2024年,马国被抽调加入市局无人机战队,参加全省警用无人机大比武,凭借独创的“扣分精算表”一举夺得“水平8字”科目冠军。 2024年7月,几位市民在海沧区仙灵棋山失联,马国和同事克服深山区4G信号弱的困难,历经12个小时搜寻,锁定了失联人员位置,成功救出失联人员。 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成长为“警营王牌飞手”,马国11年辅警生涯的蜕变之路,正是海沧公安“从优待辅”政策下辅警队伍职业化发展的缩影。 “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不断向上提升,这个职业是可以干到退休的。以前总觉得辅警是‘流水兵’,现在有了清晰的晋升通道。”马国抚摸着胸前的“最美退役军人”奖章感慨,“如今工作更有保障、更有干劲了。” 翻开新阳派出所辅警洪艺滨的履历,“分队长”的职级格外显眼。8年前,他从最基础的辅助岗位起步加入警队,依托分局建立的半年周期层级晋升机制,从普通辅警逐步成长为分队长,薪酬待遇实现阶梯式增长。在珍藏的10余本荣誉证书中,“二等治安荣誉奖章”折射出海沧公安特设的辅警表彰体系。“曾经认为辅警工作技术含量不高,现在分局不仅制定发展通道、设立专属表彰,表现优异者还能竞聘管理岗位。”洪艺滨轻抚制服上熠熠生辉的职级标识,言语间充满职业自信。 在海沧公安,415人的层级晋升名单、19个管理职务聘任公示、发放的奖金,无声述说着“从优待辅”的实效。37名骨干人才被纳入“特别优秀辅警信息库”,享受动态跟踪培养;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让辅警安家更安心;重要节日的演讲台和运动场上,辅警与民警并肩而立,共享职业荣光。正如分管局领导所言:“辅警不是‘影子警力’,而是平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聚力: 警辅同心书写平安答卷 “救救孩子!”2024年9月12日晚8时,新阳派出所巡特警反恐分队驻扎点内,邱大伯抱着高烧41度昏迷的孙女冲进值班室。辅警分队长龚金龙与辅警蓝理钰立即抓起车钥匙冲向警车,在晚高峰车流中辟出生命通道。6分钟后,女童被送抵长庚医院急诊室。“再迟几分钟就危险了。”医生的话让二人攥紧的拳头终于松开,监护仪规律的“嘀嗒”声成了最美的回响。 这样的生死时速烙印在每名辅警的肌肉记忆里。2024年12月15日凌晨3时,辅警卢冰、王永涛巡逻至翁角路时,发现路边车辆因电路故障自燃,火舌直逼油箱。拨打119、架设警戒线、操起灭火器……二人动作行云流水,与赶来支援的民警黄慧心以及辅警陈英俊、邱小旗形成完美配合。当消防车呼啸而至时,明火已在盾牌与干粉的合围中溃退。 如果说紧急救援考验的是辅警的速度与胆识,那么走街串巷时的细致与敏锐,则让这份守护更加绵长。2024年7月17日傍晚,网格辅警黄冠东如往常在新垵村走访,忽然瞥见四楼窗口窜出黑烟。他边跑边吼:“四楼起火,快打119!”楼道里焦糊味刺鼻,黄冠东挨家挨户砸门疏散,踹开烫手的房门三进火场,灭火器喷空时,疏散通道已让出生命空间。事后调查显示,火灾因外线故障引发,黄冠东却多了个习惯:每次入户都要摸一摸电表箱温度。“多看一眼、多问一句,说不定就能少一场灾。” 在守护海沧平安的这些故事里,辅警从来不是“配角”。从内勤岗位的“数据哨兵”到社区警务的“活地图”,从山林间的“痕迹猎人”到路口的“人体红绿灯”,海沧辅警用不同姿态诠释同一种担当。他们记得独居老人每日买菜的时间,摸得清老旧电路隐患的分布,读得懂车轮痕迹里的蛛丝马迹。 “海沧辅警,都是为民服务的好子弟!”群众林阿伯的闽南乡音里,饱含着187平方公里土地上最真挚的认可。当晨曦染红海沧大桥的钢索,女子骑警队的摩托车已开始丈量新一天的平安刻度;当月光洒在蔡尖尾山巅,智慧安防系统仍在守护沉睡的街巷。这支融汇科技与汗水、传承与创新的队伍,用永不熄灭的警灯串联起“十二时辰”的守护闭环。在红蓝闪烁的光影中,警辅并肩巡逻的身影,正书写着新时代辅警队伍建设的“海沧答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