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环”解千结 情暖百姓心 ——寿宁县公安局鳌阳派出所创新警网融合“三循环”解纷机制 “以前解决矛盾要跑断腿,如今家门口就有人帮我们打开心结!”近日,谈起社区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气象,寿宁县鳌阳镇的张先生脸上满是笑意。 近年来,寿宁县公安局鳌阳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依托敖东社区警网融合中心工作站,辐射敖东、大同、升平、蟾溪4个社区,通过破解网格体系运行不畅、纠纷调解能力薄弱等难题,创新构建矛盾纠纷分级化解“三循环”机制,以“微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级处置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全周期闭环管理,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在网格排查化解效能,推动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发展。 “微循环”:吸附化解基础矛盾 今年3月,敖东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居民张先生与楼上邻居因空调外机漏水问题多次发生争执,矛盾逐渐激化。了解情况后,网格员立即通过“智理廊乡”平台上报纠纷细节,社区民警同步介入、联合走访,实地查看漏水情况,并帮忙联系维修人员现场检修。2个小时后,随着管道的顺利修复,双方邻里关系也得以弥合。 类似这种快速“吸附化解”纠纷的情形,如今在鳌阳辖区已很常见。近年来,鳌阳派出所针对辖区治安形势复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社会管控面难度大等问题,积极拓展网格服务空间,以鳌阳镇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阵地,打造“警网融合”工作站,社区民警、网格员“住”在社区,在“家门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社区民警、网格员相互配合,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边宣传,通过采集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等基础信息,依托“智理廊乡”社会治理平台,对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进行全要素精准采集和细致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牢、打得准。网格员每日在网格内走访巡查,做好辖区矛盾纠纷的摸排登记,对发现的邻里纠纷等轻微简单的非涉警矛盾纠纷,由网格员就地吸附、就地化解,并及时报送“警网融合”工作站社区民警备案。 “中循环”:联动多部门聚合力 基层矛盾往往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解工作需“众人划桨”。实践中,鳌阳派出所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与派出所民警“懂法律、知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对网格员走访中发现的涉警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启动警网联处机制,由社区民警就地化解;涉及违法犯罪的,则移交办案队民警处置,并帮助跟进化解矛盾。 与此同时,该所依托“智理廊乡”数字化综合治理平台,对排查发现的非公安管辖的矛盾,由“智理廊乡”App采集前端流转调度平台,再由平台进行指派、督促、跟踪问题整改落实,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分流推送和责任落地。针对复杂疑难、专业性、历史遗留的矛盾纠纷,则通过网格长联系公调对接、“梦龙无诉公堂”“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等专业机构人员以及驻所律师参与调解,形成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真正实现“矛盾不出格、在网格内化解”的目标。 2月17日,大同社区王某与李某因种植的蔬菜被采摘发生口角,随后引发肢体冲突致围观群众张某受伤,各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矛盾纠纷。为此,社区组织多次调解,但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一直未能达成合意。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联动社区、“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工作人员以及驻所律师召开2次协调会,律师对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争议焦点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事实及法律层面分析张某受伤与王某、李某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根据张某伤情预估赔偿项目及标准。初步释法明理后,法官、民警、社区工作人员从法理、情理方面分别劝导,最终各方就赔偿标准、给付时间达成一致意见。 “大循环”:闭环衔接消除隐患 今年1月,蟾溪社区组织调解了一对离婚夫妇孩子抚养权纠纷,网格员在后续回访中发现,女方仍有抵触情绪。为彻底解开双方心结,民警联合妇联开展回访,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明确孩子抚养权归属,避免了纠纷再次复发的可能。 鳌阳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网融合工作优势,时刻注重在“防”字上下功夫,遵循“谁调解、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矛盾纠纷“一事一回访”制度,坚持及时回访、跟踪问效,定期梳理各类已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等方式回访关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督促责任方履行调解协议,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果。同时,坚持法治宣传,促进矛盾纠纷预警预防,切实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依托社区微信群和警民连心工作群,由民警、网格员不定时向群众发布反诈类宣传视频、警示案例和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问题咨询,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激化。 件件爱民暖民事,彰显了警民之间鱼水深情。如今,社区居民与社区民警辅警的距离越来越近,群众对鳌阳派出所开展工作的认同感不断加深。自“三循环”机制开展与社区警务工作站建立以来,该所共开展矛盾纠纷入户回访30多次、入户法治宣传200多次,群众满意率达100%。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