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4-16 11:43:28

一场跨越两代人的监护权之争

作者: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陈佳敏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谢谢法官!谢谢调解员!是你们让这个家重新找回了温暖!”近日,在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诉非联动中心,年过七旬的李奶奶紧紧握住法官和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并分别送上锦旗。

李奶奶为法官送上锦旗

这场跨越两代人的监护权拉锯战,终于在情与法的天平上找到了平衡点。

媳妇“失联”

奶奶守护孙子成长

“法官同志,我实在是没办法了……”2024年11月,李奶奶到福州鼓楼法院立案窗口,求助咨询监护权变更相关信息。面对立案庭法官,李奶奶的声音哽咽了。原来,李奶奶的孙子小苗(化名)出生后不久,媳妇张女士就因为家庭矛盾离家独居,小苗由李奶奶抚养长大。去年,李奶奶的儿子因病去世,留下小苗与她相依为命。

如今,看着年仅10岁的孙子,李奶奶既心疼又焦虑。“孩子特别懂事,从来不问妈妈的事。”李奶奶抹着眼泪对法官说,“但我这把老骨头,真怕哪天……”更让老人忧心的是,长期“失联”的媳妇,可能会影响孙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思虑再三,李奶奶向鼓楼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撤销张女士对孙子的监护权,由自己担任监护人。

鼓楼法院立案窗口收到该案后,发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申请变更监护人纠纷,更牵涉家庭伦理和亲情维系,单纯判决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立案窗口将案件流转至鼓楼法院诉非联动中心,通过“法官+调解员”模式化解纠纷。

调解破局

缺席母爱能否重归

“10年了!她管过孩子一天吗?”调解初期,李奶奶情绪激动,强烈要求撤销张女士对小苗的监护权,并拒绝与张女士见面。

张女士则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不愿出面处理此事,只是对法官反复强调:“我是小苗的母亲,是法定监护人。”

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法官和调解员并没急于求成,而是从不同角度破局。他们一次次地沟通,耐心倾听李奶奶诉求。“阿姨,您这些年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调解员握着老人布满老茧的手说,在疏导老人情绪的同时,也劝导她认识到母爱的重要性,“孩子成长中,母爱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都希望小苗能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法官和调解员通过多种渠道与张女士深入沟通,既从法律层面向其释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法定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明确指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又从情感角度劝导张女士多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承担起应尽的家庭责任。

爱的抉择

共筑孩子成长港湾

经过法官与调解员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与疏导,李奶奶与张女士逐渐打开心结。“孩子跟奶奶生活了这么久,我若争夺监护权,确实对孩子有影响,但后面我也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希望能给我一个接触孩子的机会。”最终,张女士意识到自己确实难以承担抚养责任,表示愿意放弃小苗的监护权,并承诺今后会以其他适当方式关心小苗的成长。

“只要对小苗好,我不反对他们母子相见。”李奶奶也松了口,表示会竭尽全力给予小苗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共同为他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3月,李奶奶与张女士达成一致意见:张女士自愿放弃监护权,由李奶奶担任小苗的监护人,张女士可以行使探望权。小苗不仅收获了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更留住了那份血浓于水的母爱。

采访手记>>>

这场特殊的监护权纠纷,揭开了一个令人揪心的家庭难题:当母亲10年未尽抚养之责,而奶奶为保护孙子成长争夺监护权时,法律该如何在情与法之间找到平衡?

在这场亲情与责任的拉锯战中,一纸判决或许能厘清法律关系,但能否真正缝合破碎的亲情?当白发苍苍的奶奶与缺席多年的母亲对簿公堂,法官和调解员要做的不仅是裁判是非,更是要唤醒沉睡的母爱,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完整的天空。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