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4-24 15:45:06

以朴素的信仰拥抱美好明天——读关山远《为有牺牲》

作者:罗炳崇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直以来,都期盼有一本书,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闽西儿女的革命斗争史。当我遇见关山远的《为有牺牲》,迫不及待地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段波澜壮阔、悲壮惨烈又充满热血豪情的闽西革命历史,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带着温度,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传递着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那是闽西儿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是以朴素信仰铸就的伟大精神丰碑。

闽西这片革命烽火洗礼过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儿女,在《为有牺牲》中,我们看到邓子恢、张鼎丞、刘亚楼、杨成武、陈丕显、涂通今、郭滴人、谢小梅、廖海涛、罗化成、刘永生、张元寿、赖际发……一个个大写的名字,如同灿烂的流星,划过天际。他们或运筹帷幄,或冲锋陷阵,或默默奉献,用热血与生命谱写壮丽的篇章。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刻在老百姓的心头。 

张赤男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他年轻而充满激情,读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战争,本有着光明的未来,却毅然选择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时任红十一师政委的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倒下时年仅26岁。但他的牺牲并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对国家命运的担当。这种担当汇聚成闽西儿女共同的信仰,在艰难岁月里闪耀出璀璨光芒,激励着无数民众前赴后继,向死而生。

那时的闽西,家家户户都踊跃送儿郎参军,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孩子,那是一种怎样感人至深的画面!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写道:“上才溪全部青壮年男子554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485人,占88%;下才溪全部青壮年男子765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533人,也占了70%。”下才溪发坑村农民林攀信有3个儿子,同村另外一个贫农林云彪也有3个儿子,均在扩红运动中参军,先后壮烈牺牲,都被誉为“红色三兄弟”。在长汀钟屋村,罗云然老人的6个儿子均牺牲在战场上,他却坚定地说:“就是断了香火,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像这种事例,何止千千万。

松毛岭战役是书中浓墨重彩描绘的一场激战,是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闽西子弟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防线。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充足的补给,只能“小米加步枪”对决“飞机加大炮”,但他们有的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刺刀卷刃了,就用石头砸。在敌人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下,他们毫不退缩,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他们的鲜血,每一道战壕都填满他们的身躯。惨烈的场景,是战争无情的写照,更是闽西儿女英勇无畏的见证。他们为何如此决绝?因为在他们心中,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有着为子孙后代谋幸福的质朴信仰,这种信仰让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屹立不倒,用生命捍卫着心中的希望之光。

中央红军长征队伍中那近3万名闽西儿女,带着家乡的期望和亲人的嘱托踏上征程。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湘江战役等残酷战斗中壮烈牺牲,尸骨未还。湘江之水被鲜血染红,那是闽西儿女用生命谱写的悲歌,也是他们为信仰而战的壮丽史诗。他们远离家乡,在陌生而艰难的环境中,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毫不畏惧,从不退缩。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攻战腊子口……哪里都有闽西儿女的身影,他们或许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用最朴实的行动,向着那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明天奋勇前行。

郭滴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艰苦的长征生活,摧残了他的身体,他得了肺病和痢疾,过草地开始咯血,但他的病躯内,却燃烧着永不枯竭的革命热情。就在中央发出山城堡战役动员令的当天,郭滴人却永远倒下了,手头还遗留下尚未完成的长征回忆录。

同样,像张鼎丞、邓子恢等一批留在闽西革命的同志,一样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他们在深山老林里坚持斗争,保存革命火种。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闽西受摧残杀害和被迫流亡致死的群众166079人,被灭绝户44031,被毁灭村庄539个……可是,闽西儿女没有退却,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周旋,为闽西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在《为有牺牲》中,我们还看到许多普通人的伟大身影,如那位在烟竹村始终坚守信仰的邓廷禄,如罗洪标、阙中一、吴富莲、苏启胜、林高峰、郭义鸿、赖月华等一大批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他们默默奉献着,用一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

《为有牺牲》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革命历史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信仰、精神和未来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闽西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坚韧与伟大,他们的牺牲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基于对生活最朴素的渴望,对国家、对民族最真挚的热爱,以及对公平、正义、自由的不懈追求所形成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