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为楫十年破浪 护航自贸勇立潮头 ——马尾法院自贸区法庭的创新实践与发展 2015年,福州马尾法院挂牌成立了自由贸易区法庭(以下简称自贸区法庭),依法审理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地区的一审商事案件、房地产案件、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含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十年,不仅是时间刻度,更是奋斗标尺。十年来,自贸区法庭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5729件,审结5529件,案件标的总金额达53.27亿元。法庭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庭”“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多项工作成果先后入选福建自贸区创新举措和省政府发文推广的全省可复制创新成果。 契约之治:以精细化审判捍卫公平正义 从2015年的191件,到2024年的789件(不包括买卖合同),过去十年来,自贸区法庭受理的商事案件呈现三倍数的增长幅度。 如何妥善解决涉自贸区商事纠纷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十年来,自贸区法庭立足区位优势和审判职能特点,组建商事案件专业审判团队,建立“速裁+快审+精审”三梯次审判工作模式,高效高质审结涉自贸区商事案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商事案件专业审判团队深耕细作,办理的原告某水产设备厂与被告福建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以及江某、李某俤诉朱某琴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等4个案例分别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和福建法院服务保障中国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此外,法庭创新企业司法服务机制,组建“海丝法务帮帮团”,开展“送法进海丝商城”活动,在食品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融媒体直播普法、担任福建日报社“青梅讲师”等形式,将自贸试验区的“法治之声”传递。 以全方位保护培育创新沃土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过去十年,自贸区法庭受理知识产权纠纷1528 件,占比 26.67%。为全方位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法庭打出“强筋骨”与“借外力”的组合拳。 法庭成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团队,探索类案裁判调解机制,运用“回溯行业类案——拟定调解方案——化解批量纠纷”的“类案回溯法”,“一揽子”调解玻璃胶品牌千里马系列案件18件;运用“回溯关键规则——加强示范裁判——一审息诉服判”的“规则回溯法”,对中国音集协起诉放映权纠纷系列案件24件做出批量判决,形成裁判示范。 十年间,法庭依法保障老凤祥、蓝月亮等驰名商标权益,多个案件入选福州法院知产保护十大典型案例,3份裁判文书获全市“知识产权优秀裁判文书”,相关工作获省法院领导肯定。 在协同保护方面,法庭与榕城海关共建“两互两共”机制,凝聚打击通关进出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合力。该机制先后被确定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5批创新举措和第八批全省可复制创新成果并全省推广。 同时牵头马尾、长乐、连江、罗源四地市场监管局建立跨区域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2023年12月以来,共计化解四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67件,完成首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为创新者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法庭还积极对接船政文化部门共同设立法官工作室,共创“文旅运作+司法服务”协同保护机制;与区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建立卡拉OK行业著作权侵权预防和保护“五位一体”合作机制,2022年6月运行后,马尾区相关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100%,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以市场化导向赋能企业重生 破产审判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自贸区内有些企业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或者重整的道路。 自贸区法庭组建破产审判专业合议庭及“2+1”执转破专业合议庭,高效推进破产案件审理,累计受理破产案件52件,其中执转破案件34件,为困境企业重生奠定机制基础。 在福建某生物工程企业破产清算中,法庭创新引入“保民生就业、助脱困重生”和解思路,通过投资方出资3800万元完成企业整体收购,实现破产费用、共益费用、担保债权、职工债权、税收债权100%清偿,完成全市首例破产和解案,既保障民生又盘活企业资源。 破产案件办理不是法院一家之功。为破解破产程序启动难、推进慢问题,马尾法院与政府建立常态化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区级府院联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100万元,定向支持“僵尸企业”或无财产可分配破产企业管理人的工作经费和报酬等。 自贸区法庭还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部门打造“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机制,实行企业破产处置一站式服务,先后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9批创新举措及第十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并跻身“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成为全国破产领域改革标杆。 以一家亲情谊共谋两岸发展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而马尾区一直以来就是对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先行先试示范区。 十年来,自贸区法庭积极探索涉台案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制定出台《马尾区涉台民商事纠纷调解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推行“驻点法官+台办特邀调解员+台胞特邀调解员”的“1+1+1”涉台纠纷团队调解模式,聘任了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利用台籍人士熟知台湾法规及风土人情的人缘、地缘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同时,法庭不断探索优化涉台立案司法服务,推出台胞“免公证委托”和“视频代理见证”两项涉台立案司法服务,并依托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及“马尾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司法服务站”等平台提供全周期司法服务。此外,法庭还在福州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阳光学院、“两马”航线琅岐港等台商、台胞集中区域设立联络点、流动宣传点,打通服务台胞台企“最后一公里”。 两岸同宗同源,一脉相承,涉台文物也是法庭保护的方向。去年,法庭联合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区台港澳办、区文保中心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揭牌设立“福州市马尾区涉台文物保护基地”,建立协同保护合作机制,以法律之名,守同根之心。 以全链条服务谱写营商乐章 传统模式下,法庭与院部分布距离较远,联系不够密切,当事人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跨部门、多头跑的问题。 民之所盼,施策所向。为给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自贸区法庭创新“立审执联破”全链条机制,在省内率先成立“自贸区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涉自贸区案件在自贸区法庭“一站式”办理执行立案、查控、破产审查等全流程服务,彻底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跨部门、跨阶段“多头跑”问题。该项机制被省政府列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9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自贸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范例。 十载春秋,自贸区法庭在“如我在诉”上深耕细作,让每一项惠民实事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的司法服务获得感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