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09 13:57:05

青春“最美”的样子——福建2名民警获颁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作者:福建法治报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一批个人和集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福建共有1个集体、19名个人受到表彰,其中,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伟宁、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综合大队大队长郑薇薇被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陈伟宁:青年先锋,发挥光和热

本报记者 陈静

【人物名片】

陈伟宁,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二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福建省数字工匠、福建省金牌工匠、全省公安系统刑侦缉捕在逃人员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全国刑事专家人才库。

陈伟宁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面对2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镇定、危机时摁住毒贩伸向螺丝刀的手、抓捕驾车时认出过马路的在逃人员……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陈伟宁谈起19年的从警经历时目光坚定,流露出对这份职业的深厚情感与执着信念。

群众说:“有他在我们很安心”

“多年的积蓄全被骗走了,帮帮我……”2024年11月,市民李女士到城厢分局报警,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讲述其轻信了高回报投资,被骗走近百万元的经过。由于李女士前期缺乏防范意识,很多证据没有保留下来,这给案件侦破增加不少难度。

看着泪流满面的李女士,陈伟宁下决心一定要帮她挽回损失。经过30多个日夜的“地毯式”筛查,陈伟宁带领同事深入分析,锁定关键环节的犯罪嫌疑人,循线追踪,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及时追回被骗的近百万元。“感谢你帮我挽回了损失,有你在我们很安心。”追回被骗钱款后,李女士对陈伟宁感谢道。

反诈工作不仅要依法严打,更需要预防在前。这是陈伟宁多年来从事反诈工作的心得。他结合“派出所主防”理念,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分析整理易受骗人群的特征特点,将所得数据导入预警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展电话提醒。同时,在辖区建立微信提醒群,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和防范手段,增强群众的反诈防骗意识。

在陈伟宁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以来,全区电诈警情明显下降,共摧毁诈骗团伙2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9名。

同事说:“和他一起破案很踏实”

2024年8月,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大量贵重物品被盗。接到报案后,城厢分局随即启动“合侦快破”机制,陈伟宁第一时间带队前往现场,对屋内门窗、进出通道及周边路段进行勘查,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从天台窗户进入室内。在侦查中,陈伟宁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作案时精心伪装,逃跑时故意避开主要路段,短时间内无法锁定其身份,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僵局。

陈伟宁(右二)与新警交流,分享办案经验

陈伟宁立即调整思路,重新梳理案发前后的线索,注意到一名可疑男子曾在小区周边徘徊数日,但进出小区都两手空空,未携带任何大件物品,判断可能在踩点。于是,陈伟宁和同事沿着可疑男子走过的路线展开排查,找到他隐藏盗窃物品的位置。当晚9时许,男子再次出现,陈伟宁带队迅速将其抓获。从接案到破案,这起盗窃案件仅用时12小时。

“小案件关于大民生。”陈伟宁坚持把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盗抢骗”违法犯罪作为打击重点,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和他一起破案很踏实。”同事口中的陈伟宁沉稳细致,在处理任何案件时,都会事无巨细地做好“攻略”:案发地周边的路况怎么样、最佳抓捕路线是什么、嫌疑人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细节,让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侦破由他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凭着这个工作法,陈伟宁带领团队破获各类案件1000余起,辖区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5%以上。

新警说:“跟他学本领增长得很快”

“跟着陈队学习,感觉本领增长得很快。”年轻民警韩菁感慨道。陈伟宁在各类专项任务中,总是不忘带上年轻人,无论是对警情调处,还是案件侦办的细节把控,他都事无巨细、倾囊相授。

2022年12月,为优化警务平台操作流程,喜欢钻研的陈伟宁组织一批年轻民警,以“陈伟宁科技工作室”为载体,克服平台壁垒、数据规格不同等诸多问题,搭建智能社区等模块,开发出“三维智慧城市平台”,极大提高社区警务工作的效率,还获得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伟宁也倾注大量精力到“传帮带”工作中。他分别以“练兵标兵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陈伟宁科技工作室”为载体,通过规划实战训练机制、举办专题培训、定期开展交流、实战场景研判及师带徒等模式,带动各警种部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共同钻研、共同进步。

如今,陈伟宁带出的新警们,不少走上业务骨干岗位,发挥着更多的光和热。奋勇争先、担当作为,通过传承流淌在青年民警的热血中……


郑薇薇:“薇”光成炬,照亮出行路

□本报记者 王淯滢

【人物名片】

郑薇薇,女,汉族,199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厦门铁路公安处团委副书记。从警14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8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成绩突出女民警、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铁道团委优秀共青团干部,今年4月荣膺“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郑薇薇在车厢开展防盗宣传

跑遍厦门铁路公安处辖内全部61对图定列车,她是屈指可数能单独值乘长途普速列车的女乘警;自创“薇提醒”安全宣传,她以真诚凝聚队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从警14年来,现任厦门铁路公安处团委副书记的郑薇薇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铁路,用匠心打磨每一项创新警务,用微光照亮万千旅客的出行路。

“薇”光初燃:  方寸车厢织就安全

2011年,厦门铁路公安处漳州车站派出所的年轻民警郑薇薇站在铁轨旁,望着不远处一群追逐嬉戏的小学生,她眉头紧锁——彼时福厦铁路漳州段动车尚在联调联试阶段,周边孩童因好奇频频靠近轨道,安全隐患重重。

“小朋友们,可不能靠近轨道玩耍呀!动车的速度比孙悟空翻筋斗还快,一旦靠近会有危险哦!”很快,她带着自制的卡通漫画走进校园,用童趣化语言开展“薇提醒”,种下安全宣传的种子。

2017年调任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后,郑薇薇的“安全课”开到了车厢内。值乘中她发现,许多长途旅客将手机随意放在小桌板、行李堆在大件区后倒头就睡,盗窃、错拿行李等情况频发,民警口头进行安全宣传时,旅客时常低头刷手机,效果较弱。

一次,郑薇薇在值乘时“偷”走小桌板上的手机,当事人紧张寻找,她笑着举起手机:“看,只要3秒钟,手机就不见了!”这场“沉浸式防盗课”被旅客拍下后上传网络,当日点击量破百万。网友惊呼:“代入感太强,再也不敢把手机放在小桌板上了!”

从此,郑薇薇开启“跨界”模式:自学视频剪辑,将反诈知识编成说唱;设计“防盗咯”卡通贴纸,贴在行李上;把列车广播变成“薇剧场”,用方言演绎真实案例。“安全宣传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让安全知识‘活’起来。”如今,“薇提醒”系列全网播放量超5000万次,成为铁路安全宣传的金字招牌。

“薇”光闪耀:  细微之处淬炼创新匠心

作为可以单独值乘普速列车的女乘警,郑薇薇针对普速列车运行时间长、突发情况多的特点,总结出“硬核”工作法:每晚10时熄灯前,带领客运、车辆、乘警三组人员,开展“地毯式”清查,用执法记录仪扫描行李架缝隙、铺位角落。“这样既能震慑不法分子,又能为旅客丢包时快速溯源,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郑薇薇为群众答疑解惑

跑遍厦门铁路公安处61对图定列车的郑薇薇,对各趟列车治安状况如数家珍。结合“一车一警”改革需求,她梳理出“薇警务”11项工作清单,涉及“一车一流程”(即根据每趟车的客流、停靠站治安情况等制定乘警巡视流程)、“执法记录仪”回溯清单、案事件信息报送快速填报单、警务通打卡、重点人员管控、案事件全流程复盘分析等。

此外,郑薇薇将执法记录仪变为“教学素材”供同事学习,从与铁路主体部门的联防联控到旅客的纠纷调解,每个片段都是鲜活教材。乘警魏晨深有感悟:“薇薇姐的车厢小课堂、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太扎实了,看了她的工作记录仪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也让我对照查找差距。”

“薇”光成炬:  传承路上守护万家灯火

2021年厦门铁路公安处勤务改革中,64名平均年龄58岁的退二线老同志划归郑薇薇管辖的乘务三大队。她随身携带记满民警健康档案的笔记本,“以心换心”迅速拉近距离,组织“厨艺大赛”“CS对抗赛”,让“忘年交”们在欢笑中凝聚合力。

郑薇薇创新推出“老青结对子”机制,组织曾芝强等二级英模传授值乘经验。同时,由青年民警反向指导新媒体技术应用,形成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她牵头成立“飞驰”新媒体工作室,充分挖掘青年民警的编导、拍摄等专业特长,主导创作《铿锵玫瑰的春运之路》等作品,将厦门乘警的工作风采推上央视荧屏,在展现职业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为青年民警搭建实现价值的实践平台。

今年3月,调任厦门铁路公安处团委副书记后,郑薇薇立足全处231名青年民警成长需求,编制“青年民警发展蓝图”,创新构建“路地融合”培育机制:横向联动地方团市委、高校等资源搭建成长平台,纵向贯通理论学习、职业提升等培养路径。针对青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她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建立课程共享机制,实时筛选优质公开课资源推送至公安处青年社群,民警可利用调休时间参与法学等专题学习。在她看来,新时代警察的使命不仅是守护列车平安,更要以青年之力推动社会向善,她说:“微光虽弱,汇聚成炬,便是照亮时代的力量。”

从方寸车厢到万里铁道,从“薇提醒”到“薇警务”,郑薇薇用14年光阴诠释“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正如她常说的:“警察的勋章不在胸前,在旅客安心的笑容里。”“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正用点点“薇”光汇聚成守护万家灯火的璀璨火炬,在新时代的铁轨上照亮更多归途。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