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房子终于不漏水了,多亏了镇里的‘一站式’调解!”近日,永安市洪田镇小磉村村民老游望着自家粉刷一新的外墙,难掩笑意。然而,谁能想到,这片青山环绕的闽西林区,曾因林权矛盾一度被誉为“纠纷村”。 故事还要从半年前的梅雨季说起。老游家自建房每逢暴雨必渗水,他认定是邻居小林家的新房排水设计有问题,双方多次争执甚至差点动起手来。洪田镇综治中心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启动“铁三角调解法”——村“两委”明情、司法所释法、职能部门说理,第一时间提供渗水整改解决方案,促成邻里矛盾快速化解。 洪田镇,这个因林改闻名全国的“中国林改小岗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地纠纷曾是困扰村民几十年的“硬骨头”。如今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正以“红魂绿韵”之笔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全新篇章。2024年,该镇汇聚88名乡贤、村干部、林业纠纷调解员等多方力量,创新组建起“同心调解队”,推动“单打独斗”向“同心共联”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重大改变。 “红军当年调解矛盾靠的是群众路线,我们新时代的调解员靠的也是这股子劲儿。”在洪田镇马洪村的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内,由12名女性党员、讲解员以及妇联执委组成的“红娘子”巾帼调解队的队员正在商量新的调解方案。 今年4月,马洪村王大娘因赡养问题与3个儿子儿媳僵持不下,调解队连续一周“泡”在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家常,召开“妯娌茶话会”。队员们采取“红色+普法+调解”相结合,从红军女战士的故事讲起,用红军当年“遇事商量办”的智慧,情法融合,消除隔阂。3个儿媳红了眼眶。最终,3家人达成轮值赡养协议。临别之际,王大娘紧握着队员们的手,热泪盈眶地说:“你们比亲闺女还贴心!” 从“纠纷频”到“邻里亲”,洪田镇将“法治密码”写在青山绿水间:红色法治标语墙成为普法课堂,林间调解亭见证了情理交融,“红魂绿韵”调解品牌让各类矛盾纠纷止于萌芽。2024年7月以来,洪田镇累计调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104起,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与幸福感持续攀升,为绘就乡村善治新画卷注入了强劲动能。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