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法治力量护航民生福祉 ——建宁县检察院创新“四化”联络代表委员机制 近年来,建宁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创新定向化、信息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四化”联络代表委员机制,推动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落地见效,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舌尖安全强监督 “全市集中消毒的公共餐饮具存在多批次抽检不合格、自行清洗消毒餐饮具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等问题。”2023年5月,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开展《三明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管理规定》立法项目调研时提出建议。 收到人大代表关于加强餐饮具卫生监管的建议后,建宁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公共餐饮具卫生安全专项监督,联合县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辖区多家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组重点围绕餐饮具消毒服务单位的厂区环境与布局、生产区卫生、仓储、运输、卫生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开展全面检查,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依据《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工作规范》,采取拍照方式固定证据,督促餐饮具消毒服务单位及时认真整改。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宁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依法处理企业违规行为,并加强日常监管和检测,确保餐饮具消毒符合相关要求。 2024年底,为确保整改落实到位,该院还联合人大代表开展“回头看”活动,对整改情况逐一对照检查,发现检察建议所提出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公共餐饮具管理已经规范。一旁就餐的王大姐笑着说:“现在的餐具包装很规范,我们老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权益保护聚合力 2024年初,建宁县人大代表、县残联理事长鄢泽良提出建议:“希望提升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为此,建宁县检察院进一步凝聚残疾人保护合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在与县残联的对接协作中,该院探索检察监督与残疾人保障工作深度融合新模式,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残联的专业优势,构建“检察+残联”权益保护机制,与县残联签订《关于共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并建立对口联系、信息通报、线索移送、宣传联动等机制。 机制搭台后,7名残障人士在县残联的引导下,先后于2024年1月向建宁县检察院申请支持仲裁。该院受理后经调查发现,这7名残障人士均为因工致残的工人,但用人单位均未给付或未完全给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涉案金额达83万余元。 在核实案件事实后,建宁县检察院依法作出支持仲裁决定,并向建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发出支持仲裁书,支持7名残疾人申请仲裁。同时,与建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同开展庭前调解,均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相关费用的调解协议。截至目前,涉案的83万余元均已支付到位。 司法救助显温情 “建议县检察院在法律援助上加强摸排力度,拓宽援助覆盖面。”2024年初,建宁县检察院干警在走访人大代表时收到该条检察建议,当即对2019年以来办结的刑事案件进行全面筛查,发现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近亲属徐某、夏某妍、夏某平均未获得赔偿款,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决定开展线索核查。 根据人大代表提出的检察建议,该院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3人因该案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且系农村困难妇女,属于重点救助对象,于是决定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上门指导当事人提交国家司法救助申请。同时,通过上下联动救助,报请三明市检察院开展联合救助,为3人争取再发放1.5万元救助金。 “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们的关心,百忙之中来看望我们,司法救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久前,夏某妍及其亲属在赠送锦旗时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建宁县检察院引导告知困难妇女申请司法救助、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共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人员发放司法救助金17件17人,共计39.93万元。该院将继续深化“四化”联络机制,用心倾听代表意见建议,拓展联络渠道,丰富联络形式,广泛凝聚共识,以更高质效履职答好“人民至上”的检察答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