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没想到,我的出生,带给母亲的,是终生的痛苦与弯曲。 那一年四月下旬,肚子里怀着我的母亲,到城里看望父亲。那天傍晚,还没吃晚饭呢,母亲突然听到大我三岁的二姐夭折的消息。她神思恍惚地哭喊着要往外走,肚子的剧痛让她像虾米一样弯曲着倒在床上——巨大的震动,让只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八个月的我提前出生了。 母亲没一点时间来为那个早夭的女儿伤悲,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早产的我。 老古话都说“七成八败”,才在妈肚子里八个月的孩子很难带活的。我生下来才四斤二两,哭起来跟小猫叫似的,脸皮褶皱,抱在手上比大兔子重不了多少。好在母亲强忍住眼泪,奶水很足,她小心翼翼地喂养我,期望能把我养强壮些。 谁知,就在我生下来的第三天,不知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还是月子里人身体虚,母亲腹泻了,拉得连上床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跪坐在床前喂我。生病又吃不下,奶水自然稀少,我刚有点响亮的哭声又有气无力了。 一大家子十几口人要吃要穿,母亲只在月子房里待了七天,就得挣扎着起来烧饭做菜洗衣喂猪。而我,就开始被背带背在母亲背上。当我哭闹时,母亲也不能停下手里的活,只能抽空反用一只手拍拍我,轻柔地说话哄哄我。难得空闲,母亲一坐下来就赶紧解下背带放下我,亲亲我逗逗我。“七坐八爬”了,母亲就在地上铺上席子,让我在席子里活动。因为要看顾我,她一边干活一边担心,经常来回赶着,生怕我再出什么意外。 但我注定是母亲命里的“魔星”,从三个月大开始,几乎不间断地感冒发烧拉肚子,母亲不知带我拿过多少药,带我打过多少针。 我脑子里最初的关于母亲的记忆,大约在我四周岁多一些的时候,我患上了“百日咳”。咳嗽咳得脸色发紫,胸口勒紧,像癞蛤蟆那样“呼哈呼哈”地喘气。孩子病了大多只肯缠粘着母亲,而母亲又放不下手里的家务,只能用背带把我背在背上,一边做饭。要炒菜,要添柴,母亲必然要忽而弯腰忽而直立,背上的我胸部被压迫了,更是咳喘得厉害,哭闹不止。突然,母亲把手里的锅铲猛地一掼,起身解下背带,把我抱在胸前,泪水瞬间糊满了我整张脸! 因为一直打针吃药咳嗽都不见好,大约母亲怕我也像二姐一样,一向并不信佛的她开始到村里各个寺庙去求神拜佛,请求上天让她的小女儿身体好转些。有一家庙里的主持给母亲出了个主意,让我认观音菩萨作生母,而她只能作我的养母,直到我成人。病急乱投医的母亲忙不迭地答应了,从此对内对外都宣称我是她路上捡来的妹子。 不知是否是母亲的诚心感动了天地,我的病竟真的渐渐好了,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也强壮了一些。然而,由于自己是“捡”来的,我偷偷流过许多眼泪,在青春年少时,没少和母亲吵架,气势汹汹地当面对她吼:“我又不是你生的,我不用你管!”真数不清母亲有多少次被我气得伤心地背转身抹着眼泪,有几次她甚至气得当场胃痛,弯着腰顶着胃部一脸痛苦。当我成年后,当我得知事件的真相后,天知道我恨不能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母亲那脸色大变弯腰弓背的背影,就成了我一生都难以释怀的痛! 等我到城里念小学时,家庭经济骤然紧张起来:父亲是位普通的老师,却要供三个孩子吃穿读书,爷爷去世,奶奶年迈,家里的重担全压在母亲身上。她忙完田活还要忙家务,家里用度怎么办?我的母亲在农闲时,就一天不落地到河滩上替人挑沙石打零工赚钱。我曾远远看着母亲飘散着头发弯腰在河滩上扒拉着沙石。她那双手啊,龟裂得就像大旱的土地,纵横的“沟壑”里渗着血丝。为了能再干活,母亲用白胶布紧紧缠住手指,每个指头都翻卷着肮脏的胶布,混合着血印,你可以想见晚上撕去时锥心的痛! “那一年,我到亲家母家做客。亲家母问我会不会做芋子饺,我赶紧把手藏在身后,摇头说不会。其实,哪里是不会啊,我那双手全缠着胶布,裂得吓人,哪里敢拿出来见人!”多年之后,母亲淡淡地跟我说,我内心一恸,眼泪便止也止不住了! 那时,难得改善生活买点肉,母亲总特意等到周末,等父亲回老家那天。肉一出锅,母亲总会先留起一大半肉,用保温桶细细装好捎给我们。坐了两个来小时的车,到我们手上时,肉总是还那么温热那么醇香! 终于熬到我们三姐妹都买房成家了,母亲真的老了。早年间的过度透支的体力,全在她身上变本加厉地“病”出来了:她会不定时抽头风,腰部曾做过骨质增生的手术,几乎天天腰酸背痛,一变天腿就抽筋。由于三姐妹只有我在本城,常常是我载她到处看病。“我真是医得头来脚又痛,整个机器都快报废了!”每一次,母亲都充满歉意地絮叨,然后细心地弯腰去拿钱给我,“你们自己都刚买房,妈有钱!” 我当然不会收母亲的钱了,谎称哥哥已经拿了钱给我。“那也好在当年‘捡’了个小女儿在身边!你哥再孝顺也在高山背了!”母亲弯着腰喘着气,费力地爬上我的摩托车,笑着说“典故”。我却真的笑不起来,一扭头,眼泪又来了! 今天,我最想对母亲说:我是做了母亲才懂得,每一位母亲为了儿女,都像弓一样,尽力绷紧再绷紧,把儿女的人生发送得远些再远些!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