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22 16:47:46

龙岩市检察机关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

作者:邓炳秀 廖梦舟 杨雯珺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龙岩市检察机关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司法保护

近年来,龙岩市检察机关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依托“检察护企”“检护质量安全2024”等专项行动,坚持多措并举,依法打击犯罪,一体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不断加强普法宣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打击侵权犯罪 加大司法保护

直播下单、微商购物、拼单特惠……如今,互联网购物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但在某些隐秘的角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正悄然发生。

“原价几十万元的手表,网购只要3000多元?”2024年3月14日,在连城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甲和李某乙利用某直播平台推广引流吸引客户,向全国各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手表,还提供手表检测证书、结账单等全套材料,涉案金额达1400万余元。2024年12月,连城县检察院全面梳理研判案件事实证据,深挖犯罪线索,有针对性地引导侦查机关取证,就关键线索建议侦查机关加大追捕力度,将在逃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乙抓获并依法予以追诉。

2024年以来,龙岩市检察机关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细化证据审查等方式,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共起诉制假售假、侵犯著作权等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件35人。

深化综合履职 提升办案质效

知识产权案件不仅涉及刑事检察,还涉及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只有“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综合履职,才能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在办理赖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过程中,鉴于赖某某主动退出全部违法所得,赔偿权利人损失并取得对方谅解,犯罪情节轻微,今年1月15日,检察机关依法对赖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新罗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林昇说道,“我们积极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建议行政机关对赖某某进行行政处罚,避免‘不刑不罚’现象,确保罚当其错。”

近年来,龙岩市检察机关加大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力度,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中同步审查是否涉及民事追责、行政违法、公益损害等情形,积极探索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行刑反向衔接机制等,推动知识产权综合履职。2024年9月,上杭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知识产权案件中,首次向异地相关部门发送反向衔接检察意见,将案件移送给当地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确保违法人员受到相应制裁,着力消除追责的“真空地带”。

强化协作配合 提高办案水平

“我认为,应当区分比对侵权产品与权利人注册商标产品的文字商标和图像商标,建议委托有关机构鉴定涉案商品真伪……”2022年9月,武平县检察院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在讨论林某某等15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的检察官联席会议上发表意见,并就证据补强、法律适用、行刑衔接机制的具体落实、侵权物品的依法处置等问题,与办案人员深入研讨。

因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专业性强,龙岩市检察机关2022年9月以来聘任了一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特邀检察官助理,依托特邀检察官助理辅助办案制度,以专业理论推动准确认定犯罪事实,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除了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早在2022年,龙岩市检察院即成立了跨刑事、民事、行政等部门的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组建核心办案团队,开展统一指导。

加强普法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购买商品要认准正规渠道,要拒绝购买‘三无’山寨货”“如果你发现制假窝点或者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或者12315消费者投诉专线举报”……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检察机关以农村赶圩日为契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群众和沿街商铺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介绍侵犯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以及救济途径,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增强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同时,龙岩市检察院干警下沉实地,对漳平水仙、永福花卉、连城地瓜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专利产品进行相关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专利管理漏洞,及时帮助企业完善内部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被侵权风险。依托“风展红企”法治民企讲师团,积极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普法活动,让企业进一步了解假冒注册商标、专利、侵犯著作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观摩,以案释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检察保障。”龙岩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程敏说道。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