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心灵 托举朝阳 ——宁德市创新实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清晨的阳光洒进福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李园正通过视频连线为一名远在宁夏的焦虑少年进行疏导。这个由宁德市关工委打造的“阳光驿站”,十年间将温暖传递至全国多地,治愈千余名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这是宁德市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的一个缩影——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培育专业平台、探索校地共建,为青春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织就“防护铠甲” “检察官阿姨,我现在能安心上学了。”在福安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曾因校园欺凌离家出走的小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幕背后,是宁德市关工委联动政法、教育等部门构建的“法治+心理”双轨护航机制。 宁德市自2006年起建立覆盖市县乡的202个关爱工作团(组),1401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常年奔走在帮扶一线。他们与公安、检察院、妇联等单位共建10余个心理服务站点,形成“心理评估—跟踪帮扶—危机干预”三级防护体系。周宁县关工委针对社区矫正青少年,实施了个性化的 “一人一策”帮扶计划,2022年11月开始持续跟踪的2名少年不仅重返校园,更实现了人生转折——一人考入高校,另一人进入职业院校就读,并纳入关工委困难助学对象。 对于闲散青少年、服刑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福鼎市关工委同样用心用情。他们组织 “五老”每季度走进看守所,为在押人员上法治教育课,加大对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 “1+1”“N+1”结对帮扶机制,让每一个困境儿童都能在众人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近年来,宁德市各级关工委累计为30多名涉罪青少年提供司法救助和心理辅导,帮助1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重新融入生活的大家庭。 打造“阳光驿站” “是你们把光带进了我的生命。”2022年9月,闭门独处一年的少年小陈在“五老”团队持续三个月的纸条沟通后重返校园,如今已踏入大学校门。这样的奇迹,在福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不鲜见。这个全省首创的公益心理机构,集合国家级心理专家、资深咨询师和志愿者形成三级服务梯队,十年间服务近万人次,治愈患者超千人。 中心创新“24小时响应闭环”机制,从除夕夜奔赴赛岐镇的紧急疏导,到跨省开展“云端诊疗”,用专业与温情筑起心灵避风港。依托数字化技术,中心打造的 “线上心理云平台” 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更将优质资源辐射至宁夏、江苏等地,让山区孩子与沿海专家“隔屏对话”,使优质心理服务惠及更多困境青少年。 此外,宁德市将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入市域治理,创新推出 “心防工程”:古田县以家长教育为切入点,成立“古田县家庭教育中心”,全县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108个,基本覆盖到每一个家庭,家长通过多渠道的学习将心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术,改善亲子关系,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 浇灌“心灵之花” 今年4月,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程利国教授在福安一中的讲座引发家长强烈共鸣。这场“优化父母期待,赋能孩子成长”的智慧分享,正是宁德市关工委校地共建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当地正构建“专家驻点指导+师资系统培训+巡回宣讲覆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校地共建已结出硕果:福建师大量身定制五年帮扶计划(2025—2030年),涵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八大领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定期驻校,带领山区孩子开展心理团辅、科技创新活动,将法治安全教育融入沙盘游戏、情景剧等互动环节,让平安建设理念在寓教于乐中浸润童心。“高校资源的注入,让我们的心理服务有了专业‘智库’支撑。”宁德市关工委负责人如是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危机干预到心灵培育,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治理,宁德市关工委用“五老”银发丹心编织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如今在闽东大地,心理健康服务已成为筑牢平安防线、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石。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