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柘荣县综治中心创新“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公证服务”模式破解赔偿困局—— 为困难家庭托起法治暖阳 当交通事故的阴霾笼罩两个困难家庭,当法律条文遭遇现实困境,如何破局?近日,柘荣县综治中心调解一起影响两个贫困家庭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该案成为宁德市首例通过“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公证服务”模式化解纠纷的案例。该案例的调解,既为伤者撬开生命救治的希望之窗,更以公证赋能,为困难群体权益保障筑牢法治堤坝。 “我的家人被车撞伤需治疗,肇事方没钱,我们也没钱治病,怎么办?能帮帮我们吗?”4月15日,柘荣县综治中心接到陈某家人的求助,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将该起交通事故纠纷案按流程指派给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 原来,4月7日,孔某驾驶无牌电动摩托车在柘荣县双城镇少年宫路段碰撞行人陈某,致其腰椎骨折入院。经调查,陈某在事故中L2椎柱压缩性骨折已达伤残等级。该事故经交警认定,孔某负全责。然而,双方均为困难家庭,陈某夫妇无力垫付医疗费用,而肇事方孔某系精准扶贫户,所驾车辆未投保交强险。面对近万元医疗费用缺口,陈某无奈之下向柘荣县综治中心求助。 查明情况后,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调解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但难点在于,双方都是困难户,如何确定损害赔偿金额?对此,调解员一方面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安抚陈某情绪,倾听诉求;另一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孔某细致分析事故责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责任认定和赔偿标准向其释法析理。 “我也想赔偿,但要全额赔偿,我拿不出那么多钱!”孔某表示。对此,综治中心经分析研判后因案施策,探索引入“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公证服务”模式。 “公证处的介入,一方面,可向双方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赔偿标准,让当事人对赔偿事宜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针对肇事方孔某家庭的特殊情况,公证人员可以从法律层面提供支持,为双方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双方明晰权益义务,确保其合法合规,消除双方对赔偿落实的担忧。”柘荣县公证人员介绍道。 经过多轮耐心的沟通和协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孔某一次性赔偿其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等损失共计2.25万元。陈某自愿放弃赔偿不足部分的主张权,调解协议经公证赋予法律效力。 至此,这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在综治中心得到妥善解决。 “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协议还有法律保障,真是省心又安心!真是要感谢调解员和公证员,帮我们把这件事解决了!”陈某感慨道。双方握手言和的那一刻,紧绷的面容舒展开来。 这场涉及精准扶贫户的特殊调解,不仅让2.25万元赔偿款在法理框架内落地生根,更是开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范式。对困难群体而言,公证保障确保赔偿落实,缓解燃眉之急;对社会治理而言,联动机制提升处理效率,减少矛盾激化,为同类案件提供可复制经验。随着“道路交通事故行业调委会+公证服务”模式推广完善,将为更多交通事故中的困难群体撑起法治清朗天空。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