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丁花开 希望绽放 ——榕城监狱举办亲情关系修复行动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榕城监狱的阳明文化学堂,一场充满泪水和感动的亲情修复帮教活动就此拉开序幕。服刑人员阿榕(化名)在观看家属录制的视频时,泪水夺眶而出。“爸爸,我想你了!”女儿的一句呢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情感之门。 近日,榕城监狱以“联心・纾结・致和”为主题,举办紫丁香亲情关系修复行动。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亲情团聚,更是监狱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贯彻司法部统筹推进“五大改造”工作要求,探索矛盾化解新范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2组服刑人员家庭在高墙内,通过接受心理调节、传统文化浸润、完成家庭协作任务,实现了“零距离”情感连结,在修复亲情裂痕的同时,也为服刑人员走向新生带来希望。 打破隔阂 让情感在信任中复苏 活动伊始,服刑人员家属在监管区外团体活动教室相聚,一场别开生面的“松鼠搬家”互动游戏拉开了活动序幕。游戏中,家属逐渐放下心中防备,与志愿者建立起初步信任。 游戏过程中,家属压抑许久的情绪如决堤之水,倾诉着亲人服刑所致的重压。一名服刑人员的妻子哽咽着说:“丈夫入狱后,我独自照顾家庭,扛起了生活重担。这些年的委屈和艰辛,我今天终于有机会说出来了……”在志愿者团队的耐心开导下,她逐渐敞开心扉,讲述着作为服刑人员家属的酸楚。 “破冰环节是打破人际隔阂、重建信任关系的重要一步。”教育改造科民警介绍道,对于这些长期承受压力的家属来说,倾诉不仅是释放情绪的方式,更是寻求情感支持、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而对于监狱改造工作而言,关注服刑人员家属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形成家庭与监狱协同改造的合力,为服刑人员的改造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以爱之名 泪光中重建亲情纽带 活动现场,服刑人员阿树(化名)颤抖着双手为苍老的母亲按摩肩膀,当指尖触碰到母亲枯瘦的肩骨时,他猛然一顿,随即深深埋下头,声音哽咽:“妈,儿子……对不住!”母亲随即紧握着儿子的手,泪如雨下。这一刻,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浓浓的母子情。 在“未来之家”绘画活动中,服刑人员和家属拿起画笔,描绘心中对未来的期待。一幅幅画作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亲情重建的见证。“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家,一个有爱、团圆、美满的家!”服刑人员阿武(化名)与妻子合作完成画作后憧憬道。 “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能够绕过理性思维的防御,让人们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民警表示。对于服刑人员及家属来说,共同绘画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彼此、发现彼此需求、重构关系的过程。 活动中,福建警察学院教授欧渊华和刑罚执行系予舟同行志愿者团队全程参与,为矛盾较深的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妻子因为我犯罪,已经逐渐疏远我,感觉她想离婚……”服刑人员阿城(化名)与妻子长期冷战、关系僵化,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终于鼓起勇气说出内心的痛苦和悔意。“他在狱中学技能表悔意,愿再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妻子了解到丈夫在狱中积极改造的情况后表示。 活动接近尾声时,服刑人员与家属围成一圈,轮流分享着心得与感悟。现场气氛温馨而感人,许多人热泪盈眶。“我们会用行动证明改过的决心。”参与活动的服刑人员纷纷表示。“我们会等你回家。”家属们含泪回应。这个简单而坚定的承诺,承载着无尽的爱与期待,也为服刑人员注入强大的改造动力。 紫丁香芬芳满园,见证着亲情的力量和新生的希望。此次活动从服刑人员家庭现实需求出发,围绕家庭关系重塑,通过认知转变、情感修复实现矛盾化解,达到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目标。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