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7-10 16:33:41

那些与李林有关的故事……

作者:黄燕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资料图片

她是“中国的贞德”(周恩来),是“我们的女英雄”(贺龙)

——题记

她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上榜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英雄事迹被刻上中共一大会址“缅怀墙”。

她是抗战以来山西第一位女游击队长,也是二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她以满腔热血,诠释了归侨赤子的家国情怀。

她提枪跃马、驰骋疆场、不畏强敌的飒爽英姿,恒久静立,虽死犹生。

她的名字叫李林。

海天云蒸的夏日,我走进了李林的家乡——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寻访烈士的足迹,聆听跟她有关的故事——

亲人的记挂

在石码,我见到了李林的侄女李舟玲。一说起姑姑,她眼圈就红了:

1915年底,姑姑出生在石码一户贫苦人家,四十天遭遗弃,被我奶奶收养。那时,爷爷在印尼做生意,经济条件不错。奶奶悉心照料着姑姑。后来,奶奶带着4岁的姑姑侨居印尼。爷爷崇拜洪秀全,给姑姑取大名为李秀若,送她上学,让她接受教育。可是,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印尼,人民被残酷压迫,华人更遭歧视,生存艰难。姑姑幼小的心灵渐渐有了反抗精神和民族意识。一次在课堂上,荷兰学监侮辱中华文化,姑姑愤然驳斥。

姑姑14岁那年,爷爷生意不顺,举家回国。次年秋天,姑姑考取了集美女中,她文采好,爱写作,想当作家,是战争粉碎了她的梦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震惊中外。陈嘉庚校长号召莘莘学子:国难当头,人人该有牺牲精神,为国出力!姑姑的爱国热情被点燃,她加入学校组织的抗日义勇队,积极捐款支援抗日。1933年冬,因崇拜女杰秋瑾,姑姑选择前往杭州继续求学,后又慕名转学到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中。女中不远处是日本兵营,经常被日军演习的炮声袭扰,难掩愤慨的姑姑挥笔写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铿锵誓言。姑姑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上海抗日救亡青年团”,使得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学校当局扬言要开除她。1936年7月,姑姑考取了北平民国大学。离开上海时,她改名为李林,取“列宁”中文谐音,意为追随其做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在北平,她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担当万人游行的旗手,即便遭驱赶殴打致重伤,也毫不退缩。

后来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组织派遣前往太原加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参加抗日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十一连党支部书记,并练就了骑快马、使双枪的好身手等技能,这些事都是找到姑父后才知道的。

因为怕连累亲人,姑姑到北平不久就中断了与家里的书信往来……

所以,寻找我的姑姑李秀若,是父亲的执念。

早年,父亲利用在二轻局当采购员的机会,跑遍了全国各地。每到一处,他都会私下去派出所查找或到各级学校打听,特别是上海北京两地。在父亲的认知里,姑姑在北平读了大学,应该是在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他铆定了这个寻找方向。

1986年的一天晚上,我们正在看电视,那天,是电视连续剧《烽火侨女》大结局,看到李林壮烈牺牲的场景,父亲忽然失声痛哭:“那是你姑姑!她就是你姑姑!李林是你姑姑啊!”

自连续剧开播以来的诸多对照、分析、猜测,似乎在这一刻都得到了证实,父亲哭得不能自已。

全家人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去了侨联,去了党史办……

这才知道,姑父屈健也一直在寻找李林的家人,他曾带着子女,三下漳州。可是,由于当时资料不全、信息不畅,“龙溪”寻亲鱼沉雁杳,只好留下联系电话。

父亲颤抖着双手,拨通了北京的长途电话……

多年的双向寻找终于对接,激动万分的两家人之后有了密切的联系。姑姑牺牲55周年时,姑父邀请父亲去山西参加纪念活动。

回到北京,八十出头的姑父骑着三轮车,载着父亲慢悠悠地逛天安门广场、穿胡同走大街……

坐在三轮车后斗上,父亲泪流满面。

后人的守望

在石码解放南路参观李林事迹展时,我遇见一位名叫林靖华的耄耋老人,他是李林精神义务宣讲员。听说,为了宣传李林的英雄事迹,几十年来,他任劳任怨,义务收集整理李林的有关资料,并与许多热心人一道,投稿报刊、板报展览、筹建纪念馆……想方设法让烈士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在家乡得到传扬。

他说:“做有意义的事,我很开心,很骄傲。”

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在林老引领下,我沉浸于李林事迹展。从图文、实物、文献、影像中,我看到了,在晋绥抗战前线,李林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武装、开办训练班、组建晋绥第八抗日游击队、成立骑兵营;她率领部队冲锋陷阵,与敌人血肉相拼;她驰骋绥远高原,指挥大小战役20多场,田成村夺马、麦胡图破敌、偏关城杀奸、奇袭岱岳城、夜袭红砂坝……她战功赫赫,名扬解放区。日伪军对这位骁勇善战的小个子“女八路”恨得咬牙切齿,多次悬赏5000块大洋,重金要她人头而不得。

山西是李林军事生涯的全部。在那里,她接受严格的训练,展现了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勇敢和胆识;在那里,她屡建战功,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指战员;也是在那里,当日军调重兵万余众,分三路直扑根据地疯狂发起第九次大扫荡时,怀着身孕的她跨上心爱的菊花青,主动请缨率领骑兵连牵制敌人,打开缺口,掩护干部群众突围,奇迹般地将重兵包围的抗日力量解救了出来。这一胜仗,关系到整个华北对敌大势,有力阻滞了日军调兵南下的计划。可她自己,却身负重伤,只身被围困在朔州荫凉山顶。面对四面蜂拥而至的敌人,她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和孩子,将从容淡定的微笑,永远定格在了内外长城间……

“阿健:

……你去后的那天刮了大风,不知你受凉了没有,我很担心!在一块儿时,有时还会吵吵嘴,分开了却非常想念你。敌人又要发动围剿,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进攻。我写到这里,我们的孩子又在乱动了,但我会保护好他的,请你放心……”

捧着从李林口袋里取出的已经被血水泡烂的家书,屈健悲痛欲绝,号天叩地:日寇又欠我家两条人命!

屈健把悲痛化作力量,投入到抗战中。十年后重组家庭,他把李林的照片高高地端放在书架上。每年4月26日李林的忌日,他都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遥望西南,悼念抗敌殉国的爱人。清明时节,他还带着全家,从北京前往山西李林烈士陵园祭扫。屈健常对妻儿讲述李林的故事,孩子们很敬重这位巾帼英雄,唤她“李妈妈”。他的女儿屈庆乙曾给李林写过一封回信,隔空表达情感:“在我们家里,永远都为您留着一个位置,一个妈妈的位置……”

我默默地站在李林家书的展板前,被震撼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就是这位柔情似水的贤妻良母,就是这位硬骨如钢的抗日战士,面对强敌,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她以坚韧的意志和母性的情怀,承受世间最残酷的牺牲来捍卫信仰,换取更多人的幸福与未来。这种无私无畏、闪耀着圣洁光辉的大爱,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宝贵财富!

李林牺牲后,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称她是“中华民族英雄最光辉典型”“归国华侨的楷模”“青年知识分子的典范”“中国妇女的旗帜”,《新华日报》《新中华报》《大众日报》《新西北报》等报纸均有报道并刊发社论。

战争摧毁一切美好的东西。李林青春飞扬的人生,本可以多彩多姿,但她觉醒的灵魂,坚定地选择了赴汤蹈火,救国救民,选择了正义和担当。这是由她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决定的。今天,我们叙述故事,怀念先烈,致敬英雄,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增强责任,保卫和平,让世界阳光灿烂。

愿李林精神如火炬,如灯塔,照亮后人砥砺前行的道路。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