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有力度 执行有实效 ——三明三元法院创新设立全省首个执行监督组 审判与执行,是法院工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执行工作,一头连着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一头系着群众权益的“落实线”,是矛盾最集中、群众最关注的“风口浪尖”工作。如何进一步规范执行权运行,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近年来,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破题,创新设立全省首个执行监督组,对执行工作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监督,探索出一条“监督有力度、引领有温度、执行有实效”的特色路径。 全流程监督 筑牢执行“防护网” 2021年下半年,因三元区、梅列区行政区划调整,原三元法院、梅列法院随之合并,执行工作一度面临“整合阵痛”:队伍思想松散、法律适用不统一、办案风格天差地别,“合而不融、管而不严”成为亟待破解的困局。 以监督强根基,成为三元法院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优解”。为此,该院从执行局择优选拔3名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干警,组建全省首个执行监督组,相比督察室、纪检等专职监督人员更了解执行工作实际,对执行工作开展“事前预警、事中预防、事后吹哨”全流程主动监督,覆盖执行干警八小时内外,实现“监督无死角、管理无盲区”。 “采取‘事前预警、事中预防、事后吹哨’的全流程主动监督,能让干警时刻保持‘悬梁刺股’般的办案质效,进而解决顽瘴痼疾,让思想不滑坡、行动不越轨。”三元法院执行监督组成员兼廉政监督员陈桂雨说。 今年1月,执行监督组在案件讨论会上了解到一起涉民生交通事故案件存在隐情:由于被执行人吴某通过离婚分割房产、恶意主张住房安置费用,试图逃避对受害人重伤医疗费用的清偿。 为保护受伤者的合法权益,执行监督组及时介入进行纠偏,要求执行干警穷尽执行措施,严格住房安置费用审核,坚决不让被执行人“钻空子”。最终,吴某请求预留住房安置费用的主张未得到支持,房屋拍卖款顺利执行给申请执行人廖某。 个案纠偏之外,执行监督组更注重以机制化手段推动执行质效整体提升。定期向超期案件承办人发出监督函,要求限期结案;针对案款到账10日未发放的情况,向承办人发送提醒函,督促及时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群众“手中实惠”。在信访分析会上,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矛盾较为激烈的未及时解决强制措施、超标的查封、冻结等问题进行通报,要求承办人在结案后必须及时解除被执行人强制措施。此外,每月抽取已结案件开展“交叉评查”,重点检查终本案件程序合规性、财产处置规范性,并将问题总结成册,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让干警“照单操作”少出错。 执行监督组运行以来,年均发出监督、预警函20余份,案款到账、审限预警信息等2000余条,督促发放超期案款1亿余元,执行质效指标持续向好,超长期未结执行案件实现动态清零,信访投诉率较监督组设立前同比下降24.6%。 全方位带领 铺就干警“成长路” “我最近碰到的是针对加装电梯井的行为履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人数都很多,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执行,双方矛盾较大,该如何破解?”3月中旬的周二案件讨论会上,年轻法官张慧闽眉头紧锁地抛出难题。 三元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执行监督组组长马骞当场开出一剂“良方”:“针对这类案件,我们可以邀请社区、街道、人大代表一起实地走访入户,了解双方的症结所在,先礼后兵、对症下药,了解情况后,若是被执行人再不配合,可以发出《预处罚通知书》,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将面临的处罚。” 不到一个月,张慧闽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被执行人被找到后主动履行义务,案件圆满执结,她还收到了当事人赠送的锦旗。 这是执行监督组开展“青蓝工程”的日常——老法官们倾囊相授,协助青年干警快速成长;青年干警们持之以恒,在实战中锤炼本领: 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定期召开案件讨论会、专业法官会议,对合议庭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承办人把握不准的案件开展监督,提示案件法律风险,协助解决疑难问题;针对“被执行人玩失踪”难题,督促建立法警派驻执行局机制,打造执行“110”响应机制——当事人发现被执行人线索后,承办人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发出查找下落申请,由法警外出查找、传唤、拘传、拘留被执行人;转化廉政教育形式,将“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对新入额法官、新入职干警开展专题廉政谈话,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从工作纪律上提出要求,系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 这种“监督+培养”的模式,让青年干警快速成长为“多面手”。更令人欣喜的是,监督组的“治未病”效应也在显现:干警从“怕监督”变为“盼监督”,从“谈执色变”到“主动留局”,执行局从“留人难”变为“不愿走”,实现了干警由“厌倦执行”向“快乐执行”转变。 全链条护航 倾力写好“民生卷” 执行监督组的设立,本质是将监督职能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以“监督之力”筑牢民生底线,以“带领之效”凝聚治理合力,用“小切口”改革撬动司法为民“大文章”,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注入鲜活的基层实践力量。 在某建筑公司申请执行某行政机关拖欠工程款纠纷一案,执行监督组于2024年7月10日收到申请执行材料后,考虑到系历史遗留的工程款拖欠问题,明白简单的立案执行不利于双方矛盾化解,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于是第一时间启动预警程序,要求承办人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前提下开展执前督促程序,向该行政机关发出《执前督促通知书》,告知进入强制执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该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对接,并多次主动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协调。不到两个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完毕。通过“强制措施+柔性执行”双管齐下,这起涉行政机关执行案件得以妥善化解,既助力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又最大限度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实现“双赢”。 这样的“民生温度”,是监督组“全链条护航”的缩影。近年来,执行监督组推动执行局深化智慧执行建设,完善“网格+执行”社会治理模式,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破解执行难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与力度。 数据最有说服力:三元法院年度平安综治考核从2021年全市排名末位,2023年上升至全市第二,2024年全市第一;2025年截至目前收到群众赠送感谢锦旗10余面。 既摸着石头过河,也蹚出一条新路。下一步,三元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执行行为,走稳廉政监督“最后一公里”。让执行法官能够少“踩雷”多“避坑”,引导年轻法官快速成长的同时,用温暖之心回应群众期待,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注入更强劲动力。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