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坚守,终见安好 ——武平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积案 “谢谢法官关心,小陈和我们都挺好的!”近日,武平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刘玉峰对一起历时十年的交通事故赔偿案申请执行人小陈进行回访,得知其生活状况持续改善,倍感欣慰。这起跨越十年的执行难案,终于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少女重伤陷困境 2014年4月,19岁少女小陈乘坐小李驾驶的摩托车不幸跌落,造成重型颅脑外伤,导致左侧偏瘫及认知、控制能力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经交警部门认定,无证驾驶且操作不当的小李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武平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小李赔偿小陈各项损失共计57万余元;因小李系未成年人,其父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然而,事故初期支付部分医疗费后,小李及其父母再未履行赔偿义务。巨额的治疗和护理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小陈家庭陷入困境。“姐姐出事前,家里靠父母务农打零工维持,还算安稳。出事后,父亲四处筹钱,母亲全天照顾姐姐……”小陈的妹妹讲述道。 司法救助解急难 2015年11月,小陈的家属向武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法院经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小李及其父母名下确无存款、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财产,案件陷入“执行不能”的僵局。 面对小陈亟待救治的困境,武平法院于2016年初积极协助其申请并获得省、市、县三级司法救助金,有效缓解其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因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该案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以下简称“终本”)。但“终本”绝非终点,法院将其纳入“终本案件”长效管理机制,列为涉民生重点攻坚案件,指定专人持续跟踪。 10年间,尽管承办法官几经更替,武平法院始终未放弃对该案的执行:定期查询小李及其父母的财产状况,对查控到的零星存款及时扣划,对拒不配合执行的小李父亲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022年2月,执行干警发现小李母亲在某医院工作后,第一时间前往扣留、提取其工资收入;同年3月,发现小李在龙岩某公司就业,亦迅速采取同样措施。然而,历经8年不懈努力,累计执行到位金额仍不足10万元,与57万余元的赔偿总额相距甚远。 情法交融促和解 2023年初,武平法院深入推进执行攻坚行动,决心啃下包括此案在内的一批涉民生“骨头案”。执行法官刘玉峰在反复梳理案件材料、多次入户走访中发现,小李的一位亲属深明事理、曾流露过协助解决的意愿。刘玉峰敏锐地抓住这一线索,积极推动该亲属参与调解。该亲属在充分了解小陈的艰难处境及李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后感同身受,表示愿意帮助筹措资金解决问题。然而,调解过程一波三折,双方就剩余款项的履行金额和期限分歧较大,三次调解均未成功。 此时,转机出现。小陈家属通过律师提供了一条关于小李及其父母财产的重要线索。经核查,该线索基本属实。 刘玉峰立即约谈小李一家,出示核查证据。“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情节严重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可追究刑事责任,留下犯罪记录。”在阐明法律后果、形成有力震慑的同时,刘玉峰亦从情理出发,耐心劝导,“长期规避执行并非出路。主动履行完毕,对年轻的小李而言也是卸下包袱、轻装前行的新开始。” 法律的威严与法官情理交融的劝导终见成效。最终,在武平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由小李亲属协助筹款,在剩余款项基础上额外支付小陈2万元补偿,分3期履行。2023年5月,和解协议签订当日,小李一方即支付了首期款项。 十年夙愿终得偿 2023年5月至今年1月,刘玉峰始终心系此案,每到履行期届满前,均主动跟进案款筹集和小陈的生活状况,督促义务人按期履行,确保每一笔到账案款第一时间发放至小陈手中。 今年1月17日,最后一笔执行款到位。时值寒冬,田埂覆霜,刘玉峰带着钱款及结案材料,再次翻越山岭到小陈家。当小陈在结案文书上郑重摁下手印,这场旷日持久的执行拉锯战宣告终结,小陈的生活也因这笔赔偿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这么多年,辛苦你们了!”临别时,小陈紧紧握住刘玉峰的手。 “好好过日子,生活还长着呢!”刘玉峰轻声嘱咐。 这起历时十年的执行积案圆满化解,不仅为受害者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也为失信被执行人提供了回归诚信、重启人生的契机。武平法院以“如我在执”的担当,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寻,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深刻内涵,让生效裁判的权威在时间的淬炼中熠熠生辉,让公平正义最终以“看得见”的方式温暖抵达。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