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有个“阳光小队”

2016-06-17 10:32:13 来源:福建法治报

让孩子迎着阳光奔跑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7日讯  “感谢阳光小队让我站在三尺讲台,感受为人师的荣耀与责任,感受有缘生命间的际遇与信任……”6月1日,临睡前,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阳光小队”队长林慧莹在朋友圈发了数百字的感慨,引起“阳光小队”成员们的共鸣。

检察官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

18年前,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青年检察官在一次办案中了解到,辖区某小学有许多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或因犯罪被劳教、劳改,或离异、病故、失业下岗,生活十分困难,甚至有的孩子是弃婴或身患残疾。这些特殊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性格孤僻、自卑、顽劣、敏感,学习成绩和表现都不是很好。为了更好地关爱、温暖这些孩子,思明区检察院成立了“阳光小队”,组织青年检察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引导活动。后来,这所学校成了外来务工子女学校,“阳光小队”的服务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鹭岛阳光,与厦门的孩子们共沐一片阳光,成了“阳光小队”志愿者们的心愿并为之努力。

18年来,一批批的青年检察官主动加入“阳光小队”志愿服务组织,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们上课、组织开展活动,关注孩子们的个性自由发展,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精神引导,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在阳光小队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对完善的活动模式,活动形式从最开始的简单故事、游戏,已经逐渐发展到今天有计划、有组织、有教案的“项目化管理”模式。

为了让孩子们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敢于追求理想,青年检察官们开展了一堂“给未来的自己”主题剪贴画活动,青年检察官们精心挑选准备了漫画、生活、舰船等内容丰富的杂志、儿童剪刀和彩色画笔,鼓励孩子们畅想未来、绘制蓝图,通过废旧杂志进行剪贴、拼贴心中的未来,同时引导孩子们在众人面前大胆、骄傲地说出自己的理想。色彩斑斓的剪贴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未来充满阳光的向往成为孩子们久久难以忘怀的记忆。

“你的一个拥抱可以给孩子带来力量。”2015年5月,正在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李美霖检察官,跟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音乐和舞蹈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她立马想到了自己经常去上课的那特殊的25名学生,她设想是否也可以用舞蹈和音乐来给孩子们上一堂特殊的心理疏导课。说干就干,她立马着手开始找这方面的老师,与学校和学生沟通这样的一个活动。几天后,3个小时的课程上下来,效果超乎她的预料,孩子们的开放度,参与度,让孩子们收获了爱,理解,也释放了很多的情绪。“现在再上课,明显感觉孩子们乖了很多。”李美霖检察官说道。

同时,作为司法工作者,思明区检察院“阳光小队”志愿者们巧妙地将检察职能和关爱活动相结合,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模拟法庭、法制讲座、带法回家、走进法院等生动的教育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根据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学校的特点,“阳光小队”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活动,将真实案件改编成富有趣味的模拟法庭案例,孩子们自己扮演被害人“喜羊羊”、被告人“灰太狼”、公诉人“小刺猬”、审判长“猫头鹰”等庭审的各个角色开展模拟刑事审判,在对被告人“灰太狼”的抢劫罪行作出审判后,孩子们都会心一笑、拍手称快。孩子们在亲身经历“庭审”后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阳光小队”成立18年来,开展集体活动400余次,800余名志愿者接力参与,500多名外来务工子女从中受益。“阳光小队”被共青团厦门市委授予“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十佳项目”称号。“阳光小队”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不断完善,为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服务。

(本报记者 余凌云 通讯员 林慧莹 陈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