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高墙背后的暖阳

2017-11-02 10:01: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州市鼓山地区检察院将温情融入未成年服刑人员检察工作中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日讯  一群迷途的孩子,理想被风雨打湿,他们短暂地失去自由,却比同龄人更渴望阳光。2015年以来,福州市鼓山地区检察院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未成年服刑人员检察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要求,创设“启航驿站”,构建并不断创新工作体系,提升青少年维权水平。在看似冰冷的法律里融入温情,感召曾经失落的心灵。

迷失路上的“青春护航者”

近年来,鼓山地区检察院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围绕未成年服刑人员检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不断提升青少年维权水平,以法为舟,以检为桨,为其护航。

据了解,该院加强控告申诉环节检察,畅通诉求渠道,加大办理未成年服刑人员控申案件力度。2015年以来,共办结未成年服刑人员控申案件11件。未成年服刑人员孟某反映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被同改打落3颗牙齿,希望获得赔偿。该院驻看守所检察室立即展开调查,现加害人已被立案侦查并赔偿孟某1.4万元。

不仅如此,2015年以来,该院检察室向监狱提出维护未成年服刑人员健康权、劳动休息权、工伤赔偿权等方面权益检察建议7件。并采取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与监管单位沟通协调等措施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促使监狱着手整改,切实维护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权利。

高墙里的“心愿实现师”

章某是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里的一名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章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辍学流浪街头,因为误交损友,参与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入狱后,章某表现良好,但始终没有亲人接见。在与章某的沟通中,章某说想要见“妈妈”,并称自己近视,希望能有一副眼镜。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章某在父母离异后被某慈善机构收留。因该慈善机构高级主任陈某对章某爱护有加,章某称陈某为“妈妈”。后章某交友不慎犯罪,被送至未管所服刑,与慈善机构也失去了联系。

检察官们根据章某提供的线索,多方走访联系,终于找到章某口中的“妈妈”,并转达了章某的心愿。之后,陈某接见了章某并为其带来一副眼镜。“看到章某收到眼镜那一刻的笑容,我们心里也很暖。”检察官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来说,眼镜是一份微不足道的礼物,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梦寐以求的关爱与温暖。”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检察室的检察官们收到很多来自高墙里的“微心愿”。面对青春中迷失的这群孩子,检察官们总是尽量帮助他们完成心愿,实现青少年维权温情化。

帮教路上的“职业规划师”

许多迷失的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辍学后因无所长便在社会游荡,游手好闲、无经济收入使他们很容易遭受诱惑走上歧路。如何避免这些未成年服刑人员在走出高墙后不会再走上同样的道路,鼓山地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决定帮助他们在高墙内学习一技之长。

该院督促未管所联系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到所开设电子技术实训、计算机培训、实用美术、电子商务管理等中等学历教育课程;联系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开办服装缝纫技能培训鉴定,先后有200余名未成年服刑人员获得等级证书。此外,该院还邀请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福州培训中心主任柯建民,为未成年服刑人员举办题为“正确选择职业·鼓励自主创业”的劳动就业辅导讲座,提升未成年服刑人员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同时,该院还构建青少年维权岗+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合作的模式,共同做好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在联合未管所开展的主题为“启航新生·职通未来”的即将刑满释放未成年服刑人员就业推荐会上,该院带领两家民营企业走进未管所,促成39名服刑人员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书。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杨敏 宋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