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折翼天使”从这里起航

2018-06-26 08:41:11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丰盛午餐

小食堂有大能量

在未戒所食堂,记者用手在不锈钢油烟机上来回用力抹了三次,没有沾上一点油污。未戒所三大队大队长林志敏得意地告诉记者:“这个集伙食保障、技能培训、食疗实验、亲情会餐四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食堂,干净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分管后勤的三大队大队长,林志敏对于他的“资产”介绍起来滔滔不绝:“这是洗地机、蒸饭车、保温配餐车、开水器、馒头机……硬件保障到位了,孩子们的伙食才有保障。你看仓库里的这些菜,原料、辅料,都是从永辉超市直接进货,每个批次都要看生产日期、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包装情况、有无变质、发芽、是否新鲜等,只有严把进货关才能把住食品安全关,才能保证孩子们吃得健康……”在林志敏的介绍里,不管什么最后都会和未戒人员的健康挂上钩。

端午节的午饭照例是节假日加餐。鸭腿、鸡翅、排骨、粽子,这些丰盛的食品香气扑面而来,如果不是林志敏在旁介绍,完全想不到这些食品大多是由未戒人员自己做的。林志敏介绍说,“当然,学员们也不是一来就做得那么好,也是经过学习锻炼的。比如说小蔡做的包子,一开始不能吃,一两个礼拜后大家就抢着吃了。现在都变成我们食堂的品牌产品,经常用来招待客人!”

排队整齐有序,吃饭安静无声,加饭要喊“报告”,记者经历了一顿特殊的午餐后,见到了把包子做成品牌的未戒人员蔡亦棠。

“我本来是在仓山区学生街那边卖鱼的,有赚一点钱,闲下来会去娱乐场所消磨时间,然后就接触到了毒品……”在很快地带过那段不愉快的回忆后,对于现在的生活,蔡亦棠介绍说:“可能是因为本来从事的工作和饮食有一点关联,所以我被选来食堂工作。一开始我也是什么都不会的,第一次做的包子根本没人吃,最后只能自己吃了,虽然很难吃,但是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外面有老师来教,两个礼拜之后,我就做得不错了。大家都爱吃我就特别爱做,然后就开发出了不同的馅,香菇粉丝肉,包菜萝卜肉等等。做包子的肉馅一定要肥瘦搭配,皮差不多擀到我手掌四分之三的大小……”蔡亦棠向记者介绍着自己做包子的方法和心得,并且有一种审视自己职业生涯的严肃和认真。“我出去后想开个包子店,我好想把我做的包子给妈妈吃。”当记者抬起头看着蔡亦棠脸的时候,才发现一直笑着的他眼眶湿了。顺着蔡亦棠的目光,记者看到了食堂的墙上悬挂着的,由这些未戒人员自己感悟出的话语:“菜有菜味、汤有汤味、人有人情味。”在食堂这个五味杂陈的地方,“家的味道”可能才是最值得品味的味道。

林志敏表示:“在这里的孩子,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吃得好,还要争取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习得一技之长。就算不靠烹饪的手艺谋生,他们回归家庭之后,能够做一手好菜,对他们弥补家庭的裂痕,更好地融入家庭、社会有一点帮助。”

身心治疗

强健体魄乐观态度

吃完饭,回到了寝室,大部分的未戒人员就要开始午休。这时,记者见到了来自霞浦县的未戒人员王翰仁。他的父亲在他幼年时就离开了家,音信全无,母亲也改嫁去了台湾。和双亲几乎断了联系的王翰仁从小就在奶奶家、姑妈家东奔西跑,结识了一些社会青年。

“最早是我的兄弟带我‘玩’的,当时他一副很照顾我的样子,每次带我‘玩’也不用我花钱。后来我进来了,我的兄弟就再也没有来看过我。倒是我的妈妈,专程从台湾过来,跟我说要我在这里安心戒毒。虽然亲人可能没有陪在身边,但是他们心里有我,我也就没有那么埋怨妈妈了。”

在谈到将来时,王翰仁有些茫然。“我也不知道出去之后能干什么。我感觉会有一点自卑,不知道怎么在别人面前过日子。因为在一个小圈子里,本来大家都觉得我没有父母,现在又因为吸毒进来了,出去大家肯定都会看不起我。”

王翰仁面对未来生活的茫然和自卑,是很多未戒人员都难以逾越的一道心理上的坎。未戒所对这类问题实施的是“心疗”。未戒所先后与福建警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福建紫晶心理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专业心理团队力量开展心理矫治课题调研、主题沙龙、典型个案分析、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业务研讨活动,在帮助未戒所民警提高心理矫治专业化水平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挖掘、发现并矫正未戒人员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