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德交警打造文明交通扮靓城市形象

2020-09-02 14:59:56 来源:福建法治报

让文明之风吹进群众心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日讯 文明交通是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自2018年2月宁德被确认为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对焦问题、查找不足、补齐短板,围绕“文明交通”这一中心工作,不断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凸显了“宁德热度”“交通速度”和“交警强度”。

交警协助完成路面二次过街驻足岛基础建设

交警在路面上指挥劝导二轮车辆骑行

民警开展夜查酒醉驾专项行动

硬件升级 让旧貌换新颜

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宁德市交通设施配套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中心城区自1992年架设起第一个红绿灯以来,截至2018年初共在53个路口设置红绿灯,28个路口89个方向安装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设置公共停车泊位8408个。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及警力配备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

“以蕉南中队为例,中队仅有民警5人、辅警30人,管辖着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6.2万名常住人口和10.08公里道路里程。辖区商业大街、酒楼、商铺、公司汇集,致使一到节假日及夜间高峰期,交通拥堵、路面违停等现象时有发生。”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蕉南中队中队长黄伏景坦言,基础设备硬件和警力的严重不足,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很大“硬伤”。

交警在摆放反光锥

如何破解人少面广路长与硬件滞后的难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宁德交警不等不靠,针对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逐一进行查漏补缺,并按照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及时开展路口交通渠化工作,安装、更新、维护道路隔离护栏,施划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标志建设,整顿非法设置、占用、涂改停车位等现象,使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达到创建工作指标要求。同时,加快科技投入和建设步伐,投入800多万元改造中心城区灯控路口智能交通前端基础项目,将45个灯控路口的单点控制信号机升级为智能信号机,还进行了地下管网、灯具国标化等改造,实现路口交通信息接入指挥中心、全网协调控制等功能,并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主城区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电子警察)64个,施划18条道路的交通热熔标线共3万多平方米,为智能交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面提升城市主干道“颜值”的同时,宁德交警部门同样“开足马力”,加大对背街小巷交通整治力度。“根据群众反映的车位不足、标志标线模糊、道路分隔不清等问题,我们采取‘社区干部+公安交警’的方式,逐一深入社区走访、排查问题。对可施划停车位的区域,主动联系施划公司帮忙施划,并协助通知、转移现场车辆。对存在问题的,上报有关部门通知进行整改。”黄伏景说。

今年6月,蕉南中队在开展“五进”工作时,接到东湖社区群众反映,称长兴城单行道由于历史原因设置并不合理,导致该处存在违停严重、逆行较多等问题。中队民警立即上报支队,组织科设大队及施划专家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问题确实影响了车辆通行和周边群众日常出行。随后,该中队组织社区干部召开座谈会,在听取干部意见后对该单行道制定整改方案:将道路行车方向由原来顺时针绕行调整为逆时针,并将单行道左侧划出0.8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设置0.6米高的栅栏;在道路右侧划出2.2米宽作为小型汽车停车位,中间保留4米作为机动车道,同时对出口入口抓拍逆行设备进行重新布置,并验收投入使用。

“整改完成后,不仅社区车辆逆行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也有了显著改善。我们老旧小区的道路,也越来越豁亮了!”该社区居民陈先生赞叹道。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宁德交警用一次次自我加压,完成了对城市交通的升级改造,在为城市管理增添“利器”的同时,也营造了更为安全畅通的文明交通环境,让城市“既有面儿又有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