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20年第63号:12月30日福建省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

2020-12-31 17:05:58 来源:福建法治报

卓少锋

感谢叶书记的发言。接着有请许巧清书记发言。



许巧清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古田县凤埔乡党委书记许巧清,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提起古田,大家就想到翠屏湖和“中国食用菌之都”,我们凤埔乡,正是位于美丽的翠屏湖畔,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凤埔是修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站后形成的“老库区”,土地面积23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人口1.9万人。多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牢牢抓住发展腾飞的机会,2018年全乡135户485人全部脱贫;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3569元,较2015年底增长343%。

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做法。一、牢固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我们坚持在增强脱贫之志、掌握谋生之技上想办法、下功夫。一是弘扬“闽东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摆脱贫困》等作为必读篇目,我作为乡党委书记,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带领发动全乡1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村企、田间地头,宣讲新思想、扶贫政策,坚定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念和信心。二是推行“晨巡晚议”。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对库区移民村——苏墩村党员干部60多年坚持清晨入户巡村、晚间聚民议事的做法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晨巡晚议”制度在全乡推广,乡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挂村联户,示范带动全乡200多名党员干部靠前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化纠纷,仅今年以来就为群众解决难事烦心事150多件。三是打造“田间课堂”。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合作共建,引进专家学者、科研人才8人,就地培育本土青年创业人才10名,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种养殖技术指导300多人次,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种植等产业项目。

二、着力凝聚“摆脱贫困”的组织力量。紧扣脱贫攻坚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把最优秀的干部人才汇集贫困村、用到脱贫一线。一是让带头人能力素质强起来。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从返乡大学生中“培”、从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吸引42名乡土人才进村“两委”,其中经济能人占比达65%。探索村干部“连片互助专项攻坚”做法,统筹调动片区各村“两委”干部互帮互助、攻坚克难,成功推进了一批重难点工作。二是让党员先锋意识强起来。深入开展“三亮三晒一争创”活动,在脱贫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帮扶岗等230多个,筛选100多名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等,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60多个。三是让阵地服务功能强起来。针对偏远农村“办事难、发展难、服务难”三难问题,在西溪村成立中心村大党委,设立党建综合服务平台,便民服务、电商服务等涵盖周边7个偏远村,带动区域内贫困户66户254人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项目。

三、深入挖掘“产业扶贫”的组织优势。牢牢抓住食用菌产业,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工程,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党支部组建在产业链上。积极构建“党委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联动扶贫机制,成立食用菌产业园区“大党委”,组建食用菌龙头企业党支部4个,吸收30多名贫困人口及5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支部引领、产业铺路、群众致富”。二是红色金融服务在产业链上。针对部分群众发展食用菌出现菌包感染问题,引导绿华菌包厂党支部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推出“保险+信贷”红色金融服务,为350多户种植户近4300万袋银耳提供种植保险,保额8500多万元;为230多户银耳种植户授信贷款额度2500多万元,既降低了种植风险,又解决了资金难题。三是合作社领办在产业链上。积极开展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推进“一村一基地”,引领建立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14个,落实补助资金176万元,吸纳100多名党员群众发展产业。

库区今昔大变样,菌业兴旺奔小康。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思想理念,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欢迎广大记者朋友多来古田县、到凤埔乡来走走看看,实地感受我们的变化,帮助提炼“古田经验”和“凤埔路径”,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