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厦门公安: 反诈骗—怎一个“ 快 ”字了得!

2021-03-18 16:41:18 来源:福建法治报

反诈“云神器”

把受害人从骗局中一个个拽出来

近日,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反诈骗阵地系统”发布一条高危预警:“一名群众用手机浏览了伪造‘网上通缉令’的诈骗网站,且长时间接听诈骗电话,疑似遭遇冒充查案类诈骗。”封堵专员黄文彬立即尝试联系当事人张女士,但对方电话已被设置成呼叫转移状态。怎么办?再迟就来不及了!情况紧急,黄文彬立即提请移动运营商协作专员,取消张女士电话的呼叫转移状态。同时,提请中心研判打击组民警分析研判张女士的位置,立即指派辖区民警出警开展紧急拦截劝阻。

此时,被视频中穿着警服的“民警”一口一句“你已涉案”唬住的张女士,正拿着银行卡报出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万幸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民警机智果断地通过家人的“QQ账号关联”,将张女士“挤下线”,从而将被诈骗分子“洗脑”避而不见警察的受害人“逼”回家,及时 “救回”差点进入诈骗分子口袋的20余万元。

这场“拦截”阻击战就像一场“扫雷”过程,而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自主研发的“反诈骗阵地系统”就是其中的“排雷利器”。据了解,“反诈骗阵地系统”能够精准快速锁定诈骗网站和访问过这些网站、APP的高风险人群,再通过转换虚拟身份,形成精准预警信息推送给派出所,使基层民警从“大水漫灌”式的宣防模式中解脱出来,实现“精准滴灌”。而这个“排雷利器”只是该中心打击反诈的一个“神器”。

“要遏制诈骗案件的发生,就要从源头阻断诈骗,防止诈骗分子得逞。”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技术支撑组组长叶旭锋介绍。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电子支付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大幅向互联网迁移,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发反诈骗阵地系统,创新“数字指纹”技术,研发监测模型,能够批量捕获诈骗网站和APP,并精准找出被诈骗分子盯上的潜在受害人。

“这就相当于建立了一套‘雷达系统’,能够在线上智能监测,精确地找出哪些人可能被骗、正在被骗,就是帮助我们找到了一个个潜在的 ‘地雷’。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他们从骗局中一个个拽出来。”叶旭锋说。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发现的诈骗网站,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建立“快采机制”,专门研发“反诈卫士”手机快采设备,可以对诈骗网站、APP及相关程序进行“一键式”全要素采集,联合通信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封堵,从源头拦截阻断。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实施封堵诈骗网址信息达5万余个。

反诈“云触角”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人人都来反诈”格局

反诈骗,既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发动社会共治的人民战争。厦门市将诈骗警情防控作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立足市域社会治理大视野,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纳入平安建设综治考评,作为扫黑除恶治乱的延伸,赋予单项考评最高分值,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

从社会治理的大视野布局,由最开始的“公安反诈+”三大通信运营商、5家主要商业银行,扩大到加13家银行、8家主要快递企业、15家互联网企业、2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实时协作,并定期通报封堵诈骗网站、拦截被骗资金、落实实名制等情况,倒逼各单位落实责任、强化监管。

此外,厦门市委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各区、镇街积极调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参与反诈工作,并在社区、乡村、企业、高校等建立反诈宣防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依靠基层群团组织、覆盖一线基本单元的防控体系,有效打通了防范诈骗的“最后一公里”。

民警将反诈骗宣传带入高校(资料图片)

技术升级和社会共治带来的效益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市电信网络诈骗刑事警情在全国总体呈两位数上升趋势的情况下,逆势比降24.96%,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同比下降的地市之一;全市共精准劝阻高危潜在受害人10.6万名,劝阻成功率达99.93%,累计避免损失超过9.09亿元,打防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同时,中心还充分履行“辐射全省”的职能,累计向省内其他地市推送高危精准预警信息14.54万条,有力服务了全省反诈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