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对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2-03-15 12:16:50 来源:福建法治报

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5日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水光针”“玻尿酸”,层出不穷的美容产品日益受到各年龄层消费者的追捧,但是这也让一些不法份子动起了歪脑筋。日前,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对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件提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获得法院支持。

“贝拉”“纽拉”“粉肉”“绿肉”,这些看起来怪异的名字,在郑某的眼中可是一个个挣钱的大品牌。“这都是国外的医疗美容产品的代号,分别对应着肉毒素、玻尿酸等微整形医疗产品。光是肉毒素就有四五种不同品牌。”郑某表示,种类繁多的医疗美容产品被她通过上家由海外运至国内,并分销给多个买家。同时她还注册了4个微信号来拓展销售渠道,而自己的丈夫和妹妹也参与其中。

“一支玻尿酸、肉毒素大约可以赚100元左右,同时我还提供微整形注射服务,一针可以收300到400元手工费。”郑某的妹妹郑某丽表示。虽然明知这些医美产品来源非法,自己更没有医疗资质,但是抱着侥幸心理,加上金钱诱惑,短短7个多月时间,郑某等人非法经营药品的总价值达25万余元,但终究难逃法网。

“涉案的玻尿酸、肉毒素等,大都来自韩国,并且都没有合法的进口及医疗注册手续。”承办案件的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检察官表示,这些产品的禁忌症、成分、副作用均不明晰,又被没有相关医疗资质的人拿来注射进消费者体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郑某还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向他人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即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鼓楼区检察院检察官克服医疗美容产品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数量庞大的难点,通过认真比对,并请教医疗领域专业人士,确保事实准确,证据扎实,郑某等人均表示认罪认罚。同时检察官在办案中还发现,不少消费者过于关注美容产品的价格,而忽略了来源、适应症等关键信息,导致不法分子有了操作空间。对此,检察官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郑某等人在承担刑事责任之余,还要在国家级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并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相关内容得到法院支持。

检察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医美服务和购买医美产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以免“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陈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