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建瓯法院:用“朱子文化”解“家事纠纷”

2022-09-05 11:14:4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5日讯 “圣人说,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你们姐弟之间应当摈弃前嫌、互敬互让,照顾好年老多病的母亲,把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好家风代代相传。”近日,建瓯法院城区法庭法官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件顺利调解后,引用朱熹语录给当事人送上一段寄语。

作为南平市家事少年审判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家事少年专业化审判法庭,建瓯法院城区法庭将朱子文化融入审判,探索“一三五·同心圆”工作法,推进一个品牌、三项机制、五大平台建设,绘出的最大“同心圆”。自2022年3月9日挂牌家事少年法庭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家事、涉少案件175件,审结126件,调解撤诉结案81件,调撤率64.2%,无一信访投诉,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一种文化涵养司法品牌

城区法庭始建于1998年3月8日,是我省第一家由清一色女干警组成的人民法庭,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法庭”“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在妇女儿童老年维权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

“法庭融入‘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城市规划,利用毗邻朱子文化核心区域的优势,将朱子家风家训作为法庭文化主题,改变传统法庭严肃氛围,展示温良厚重的理学气象,治家齐家的家风文化,传达责任担当、亲情维系、宽容理解等伦理价值。”城区法庭庭长陆文涛介绍。

小严与小刘是一对青年夫妻,一言不合就气冲冲地到法庭要求离婚。法官没有急于裁决,而是把他们请到“温馨调解室”进行疏导,发现男方开了四个直播间,忙于工作,女方工作家庭两头顾却得不到丈夫的关心,久而久之,就埋下了嫌隙。

法官通过给他们说一说朱子经典语录、讲一讲朱子家训故事,让他们冷静下来,认识到对另一半缺乏理解和关心,认识到怀中的孩子还需要他们携手呵护,心结解开了,案件自然也圆满解决。

“传统中国以‘家’为中心,‘重家’的观念依然稳固地占据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法庭设置‘温馨调解室’,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传统文化‘定分止争,以文化之’的作用,为司法增添文化的厚度、道德的深度、亲情关怀的温度。”陆文涛说。

今年以来,城区法庭诉前劝和挽救危机婚姻20个,进入离婚诉讼的当事人中71.5%在调解员的帮助下达成调解,消化了潜在的社会矛盾。

三项机制聚焦审判难点

“谢谢法院为我挽回了一个完整的家。”不久前,面临辍学的小周得知闹离婚的父母经调解和好了,给法官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周某与陆某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婚生子长期无人照顾面临辍学,城区法庭依法发出指导令,督促双方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并帮助当事人协调复学事宜,挽回了濒临破碎的家庭。

家事涉少纠纷涉及情感、隐私、道德,既要着手当前冲突解决,也要着眼关系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变对抗式审判为引领式审判。

“以传统的四步式庭审流程为例,本身诉讼能力不强又带着情绪的原被告,很难如‘当事人主义’所期望的发动、推动、主导诉讼程序,反而经常出现庭审过程不流畅,审理环节易跑题,矛盾越说越激化,庭审效果难以服人等问题。”城区法庭法官吴慧艳告诉记者,针对家事审判领域的特点,城区法庭推出三项司法机制,探索刚柔并济的司法模式。

三项司法机制包括:法官职权干预机制,即聘用家事调查员参与案件调查,对于当事人确实难以举证的事实,依职权调查取证。强调当事人亲自到庭原则,力求实现纠纷的彻底化解;社会关系修复机制,即推出《困境婚姻修复计划》,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修复加入专业心理辅导,推出《离婚父母合作计划》,敦促婚姻关系已难以挽回的家庭,将中心转为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重建,从孩子利益的角度协商解决抚养、探望、财产等问题;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即建立离异家庭未成年人保护提示,将少年审判中的心理干预引入到家事审判“危机亲情”的治疗中,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对发现父母监护存在失职的,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