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化县法院践行为民初心 筑梦绿水青山

2023-09-14 10:28:11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4日讯 近年来,宁化县人民法院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走出一条司法助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宁化样本。

赋能产业发展 打造司法复绿管护基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昔日因失火成为“光头山”的谢坊基地,如今已是郁郁葱葱,远眺皆是林海,看不出当年山火的痕迹。

2012年11月,宁化法院在安乐谢坊原失火山场建立生态复绿管护基地,界定范围208亩,种植小叶樟、八月桂、阳光山矾等十余种经济林木,进山砍柴、放牧、挖土等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被有效禁止,达成司法手段“全封山”。

而谢坊生态复绿管护基地的收益也将用于扩大基地建设与基地再生产,形成源头活水良性循环,同时也能让涉林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基地种植林木,参与基地林木管护和培育,将生态修复落到实处。

经宁化县林业局测算,谢坊生态复绿管护基地目前可吸附二氧化碳100余吨/年。

“生态产品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但经济、社会价值需要进一步开发才得以实现。”宁化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谢坊生态复绿管护基地建成后,又成为宁化县生态刑事案件缓刑帮教人员参与社会劳动的场所,社区矫正人员在该场所开展植树活动。同时,也成了宁化法院、宁化县林业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场所。

凝聚多元合力 构筑涉林纠纷化解网络

“宁化县人民法院林业巡回审判庭,现在开庭。”2020年6月,一起涉林案件在宁化县曹坊镇某村的宗祠开庭,当地人大代表、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组长以及年长的“族长公”到场旁听。

据悉,71岁的被告人张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也未经过林权所有人同意情况下,私自携带手锯和柴刀前往某山场砍伐杉木和松木,并打算将杉木树筒堆留到年底集中贩卖,松木则被带回家当木柴烧掉。

后经村民举报,被告人张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经鉴定,被告人张某砍伐林木面积为9.7亩,计立木蓄积量13.0686立方米。综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自首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处罚金3000元,并没收作案工具。

宁化是客家县,乡土司法者须考量人情、事理、国法,因此,在祠堂家庙开庭,既是在跟法庭对话,也是对先人的承诺。该起案例也成为宁化法院创新宗祠开庭模式,充分利用乡土社会关系处理更深层的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生动实践。 

发挥好祠堂的“硬件”作用,“软件”方面的诉源治理同样需要跟进。由于涉林案件在一定区域内存在同类多发性,处理过程参照性强。为更好地处理涉林矛盾纠纷,宁化县法院开展了涉林民事案件诉源治理。

各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林业站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调处,调处成功的及时引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对不能调处的,便邀请宁化县法院的法官指导调处;如仍不能调处的,则进入诉讼程序……如此层层递进,司法所、林业站等行政派出机构,成为人民法院化解涉法涉诉案件的“触角”,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化法院涉林案件自2013年的32件逐年下降至2022年的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