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缉枪治爆见成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3日讯 枪爆物品安全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踩不得的红线、碰不得的高压线、逾不得的底线”的理念,通过扎实有成效的工作,切实把枪爆领域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及时消除了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隐患,实现 “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为广大人民群众撑起了“安全伞”。 据数据统计,平潭综合实验区自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涉枪爆敏感案事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民警在汽车站检查搜寻爆炸物品 扩大宣传服务 延伸整治触角 9月7日,平潭公安局警务服务队来到美丽之冠工程项目部、冠山村委会开展枪爆安全品警务服务。民警现场以案说法,向企业员工讲述涉枪涉爆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近距离收集非法枪爆线索,普及常见枪爆物品的外观与危害等知识,指导开展枪爆隐患自查以及在发现疑似爆炸物品后如何正确处理等内容。 “此次宣讲有效增强了我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我们会严格开展项目自查,坚决杜绝枪爆隐患,为实验区安定稳定出一份力。”在美丽之冠现场,一项目负责人林传顺说。 任何麻痹大意,都是安全的大敌。为此,平潭公安局扩大宣传覆盖面,延伸宣传工作触角,专门印制《关于依法收缴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严厉打击枪爆违法犯罪的通告》1000多份,深入苏平片区、君山片区等爆破项目多、历史遗留爆破物品多的区域进行广泛张贴宣传。依托各行业单位的200多个街面LED大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沿街悬挂80多条横幅标语,用好用足宣传阵地,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切实提升群众涉枪涉爆涉危安全意识。 此外,针对征地拆迁量大面广、重点建设项目遍地开发的特殊时期,平潭公安局按照“警力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建立重点项目警务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服务、保障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我们有20支警务服务队遍及全区各乡镇,对接全区所有组团建设,共同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零距离、无障碍、贴身式的警务服务。”该局政治部公共关系处副处长曹扬扬说。 依托20支警务服务队,该局有效掌握了重点项目建设和各辖区内涉枪爆领域的行动性、内幕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做到了“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重点工程建设到哪里,枪爆安全隐患排查就跟进到哪里”,全面提升实验区人民群众防范打击非法枪爆物品意识,营造人人抵制非法枪爆物品的浓厚氛围,有效维护了重点项目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突出整治重点 落实整治责任 近年来,平潭公安局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枪爆物品违法犯罪”“ 公共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缉枪治爆”“ 民爆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为载体,以强化执法为抓手,严控涉爆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使用、储存等各环节,严格全区所有涉爆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实现对涉爆物品的全流程监管。 为抓好民爆物品全流程监管,2020年3月份,平潭公安局组织开展“全区民爆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行动中,民警发现福州物联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民爆物品仓库未落实双人双锁制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我们现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5万元人民币,责令其限期整改。”平潭公安局治安巡特警支队民警宋振丛说。 此外,为杜绝非法爆炸物品通过寄递物流等方式流入岛内,平潭公安局还通过不定期设卡检查等方式,牢牢扼住平潭入岛唯一通道,过滤进出岛涉枪爆危险物品,定期组织治安部门、各派出所对寄递物流企业常态化铺开地毯式的摸排、搜查,最大限度地织密枪爆安全的“防护网”。 据数据统计,2018年打击非法枪爆物品专项行动以来,平潭公安局共收缴军用枪支4支、军用子弹265发、非制式气枪7支、非制式炸药169.2公斤、非制式雷管125枚、制式炸药54公斤、气枪铅弹20048发、雷管30枚、仿真枪11支、炮弹11枚、手榴弹1枚、烟花爆竹2568件,最大限度地消除涉枪爆安全隐患。 借助科技力量 打造智能监管 枪爆无小事,民安重于山。为提升民用爆炸物品智能化管理水平,应对民爆物品需求量增加与辖区警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平潭公安局以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天网”为依托,全面提升对枪爆领域安全的智能感知能力。 “我们稳步推进危爆物品‘智慧监管’建设,充分依托福建省危化品一体化监管平台,将全区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使用企业汇聚其中。据数据统计,涉及的民警检查录入率、企业自查录入率、企业预警率4项指标均居福建省第一,做到一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预警并跟踪处置。”该局治安巡特警支队民警薛鸿辉说。 此外,平潭公安局还通过在全区所有爆破工地全部安装“布控球”的方式,实现了爆破作业全程可视化监管,通过“布控球”实现在手机上远程监督爆破现场警戒情况、爆破活动是否合法规范、是否存在私自截留爆炸物品等违法情况,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的问题。“布控球”实现全岛应用以来,组织网上巡查136次,有效劝阻各类不规范操作行为66处,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爆破作业绝对安全。 (本报记者 陈菁 通讯员 陈梦菲 翁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