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2-04-28 11:41:26

安溪质地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安溪是温情的。飘香、安宁:“中国乌龙茶之乡”,铁观音的发源地,位居中国第一的重点产茶县,闻名世界的“中国茶都”。

安溪是柔软的。轻盈、绰约:“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工艺品畅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半壁江山。

安溪是火红的。繁华、惊艳:尚卿下草埔,我国最大的宋元冶铁遗址、国内首个科考发掘的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的冶铁遗址。这个新头衔一经亮相,就成了新晋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情,柔软,火红,都是安溪的质地。我们,直奔火红的新头衔而来。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曾概述全国铁矿分布————“西北甘肃,东南泉郡,皆锭铁之薮也”。东南泉郡,泉州!又据《元丰九域志》记载:泉州矿产资源丰富,下有青阳、倚洋、赤水铁场,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安溪尚卿的青阳铁场。

我到达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时,天公却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新开的山路打湿。幸亏泥石路铁渣含量丰富,不粘鞋不积水不打滑,沙沙松松,脚感极好。

下草埔发掘现场四周植被茂密,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各色草木,花开朵朵,摇曳多姿,风情万种。脚下垒堆的铁石,随便搬起哪一块,都能感觉出沉甸甸的历史感。昏暗的雨幕下,它们身上的彩色颗粒和铁水流纹,仍旧泛着奇异的光。若是再有太阳光的折射呢?会是怎样的璀璨夺目?

我在下草埔的山岭中仔细翻读,想像一千多年前这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冶铁盛况,想像那些赤膊上阵的能工巧匠们就地取材,将矿石变成铁块、变成铁条、变成铁坯件的辛劳和喜悦。他们手中这些带着余温的半成品,从这里,从车水马龙的青阳出发,沿着不息的西溪,源源不断运往泉州港,“远贩蕃国”,成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

然而,一千多年过去之后的今天,《安溪县志》里所记载的“矿石云涌,炉炭之焰,未有之熄”的场景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二十多处冶炼遗址,向后人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红火。

那一夜,我从下草埔冶铁遗址回到镇政府所在地,欣闻这里千年冶铁业还在活态传承————制铁工艺与同样在此传承千年的藤编工艺融合,首创“藤铁工艺”,焕发出了新时代的活力————

2200多家工艺企业、3000多个加工点、15万多名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藤铁工艺”13大系列10万项产品,成为当地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鲜明的安溪符号。

数字是枯燥的,新闻表述是生硬的,但它真实、扎实、踏实!

走进村里的一家工艺企业,见大厅堆满了创意小桌,新颖,轻巧,可爱,实用。老板说,这些都是外单,全部发往美国。工人们正忙着清点、打包、捆扎。老板忙进忙出,没空陪我们,“不好意思,你们随便看!”

在“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卿创馆”,面对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品,我有些恍惚,有些感动,有些不相信————崇山峻岭间,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将这千年遗韵延绵新唱?

我扫了两件藤铁艺术品的二维码,加了店家的微信。讨价还价中,我们成了朋友。他们在外地办厂开店,一个在深圳,一个在重庆。他们具有闽南人共同的刚强、大气、自信、从容的特质,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说起家乡,他们充满自豪和热爱,我感觉得到他们言语中的百般柔情。说起未来,一个回我两个字:“无忧!”一个发给我“向前向前”的表情包。在“邹走走走呀”的朋友圈,我看到了她前些天写下的一段话:“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天灾人祸,都有国家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时刻在想: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先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也许,这就是年年岁岁一点一点淬炼成的博大情怀?安溪人选择了用这种情怀,去贴紧大地的脉络,继往开来,顽强打拼,走进一片新天地。

(黄燕)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