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1-05 13:28:02

阅读即播种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阅读是大千世界的俗事之一,并不高于别事。读与不读,全凭自我。不读之人,从不觉得缺了什么。与此同时,阅读也是既雅又趣之事。一旦沉浸书香之中,才会深刻地意识到读胜过不读太多,不读是无法估量的损失。阅读即播种,为未来播下无限可能,而这与书目的选择紧密相关。

要阅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书。从读第一本书开始,到读不计其数的书为止,阅读就是从狭窄的房间打开窗户向外看,打开庭院的门走向户外,从东南的丘陵走向北方的平原、高原、山地。一次次心生慨叹之余,更能意识到读得越多才能收获越多的信心,才能意识到知道得越少。台湾作家隐地曾说:“如果年轻时候就能养成阅读习惯,是自己的福气,因为阅读是眼睛的延伸,阅读让我们看到别人,阅读让我们产生信心,阅读也让我们懂得谦卑。”阅读之所以有不同的意义,与阅读选择的丰富性有关。

要阅读有一定难度的书。如果每日所读皆为无法对自己的理解力构成挑战的文字,那么阅读便会成为稀松寻常之事。读了也就读了,只是手上捧过一本本书,仅此而已。对心灵的撞击、对灵魂的震撼、对智慧的升华,没有丝毫帮助。读再多的书,对读者来讲都是原地踏步。阅读有些难度的书,就是自己对自己发起挑战。挑战者是自己,迎战者也是自己,品尝酸楚、收获成长的当然也是自己。读的过程受累甚至受罪,读后却有逃出生天之感。这样的书籍不必一口气读太多,然而可以有节奏有规律地安排,时不时读一两本。它让阅读不那么快意、轻松、顺畅,让读者如同行走高原甚至攀爬高山,体力不支、氧气不足是必然的。然而,它却是最能助推成长的。这种成长当下并不自知,却会在许久之后的某个瞬间不经意来到。此时此刻,心中的暗自窃喜悄然弥补当初的受累受罪。正如苏辙诗中所言,“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最重要的是,经典一定要读。按照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说法,经典作品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时的感觉的书,是第一次读却感觉像在重读的书,是不管读者多久之后读都会感觉它从未改变一如往昔的书。我想要补充的是,经典还是拥有最广阔襟怀的书,他张开怀抱欢迎人世间所有热切开卷、细细对待它的读者。经典是经历过时间的严峻考验,拥抱过一代代读者并且给予他们温暖和宽慰的书。换言之,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读到或遇见或多或少、或老或小的自己。

在卡夫卡《变形记》中可以读到亲情的脆弱与人性的自私,在雨果《悲惨世界》中感受救赎的力量与忏悔的真谛,在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感受瘦弱身躯中绝不认输的韧劲;在苏轼的词作中静观他的自嘲慨叹他的豁达,在巴金《家》中见证年轻一代的挣扎与力量。当然,经典的亲近往往不是一次阅读即可实现的,许多时候需要前进后折返、折返后再前进,如此不断反复,最终拉近自我与经典的距离,直至融入彼此。经典是丰腴的、富饶的、深邃的,如高山如深井,一次次的探寻正是美不胜收的探险之旅。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经典书目,无法也不必苛求完全等同。有深意的是,书目的交叉是常常存在的。经典对读者的润泽不被地域、风俗、气候等体条件限制,恰恰显示出它们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经典赐予读者的太多太多,我之体悟所得只是冰山之一角。即便只是一角之所得,也是受益无穷。这实在是现代人不应错过的精神财富,读之可让匆忙的脚步放缓,可让躁动的心灵趋静,慢下来静下来是收获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阅读是空中有阳光洒下、有雨水滴下,是一粒种子落进松软的泥土里,是风儿轻轻吹起拨动心弦,是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无穷的希望。阅读是播种,在自己窄窄又大大的心田里撒下小小的种子,假以时日它可能会萌芽、长叶、开花、结果,或者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

(张家鸿)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