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仅“解近忧” 更能“帮长远” ——清流县检察院多措并举开展司法救助工作 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件26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60余万元,办理2起司法救助案获评省级优秀案例,总结的1份经验材料被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转发推广……这组数据背后,是清流县检察院搭建“检心桥”、践行“枫桥经验”,以高效检察履职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传递司法关怀的生动实践。 近5年来,清流县检察院坚持“应救尽救、分类施策”原则,以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为突破口,形成“数智筛查—跨省联动—多元救助”三个落实方向,为困境群众撑起“暖心伞”,让司法救助不仅“解近忧”,更能“帮长远”。 数智引擎 拓宽线索渠道 开展司法救助,线索来源是首要。在传统司法救助工作中,案件线索的发现多依赖案件当事人申请或办案部门移送,存在线索来源单一、发现不及时等问题。如何有效破解司法救助线索发现难、来源窄的瓶颈? 清流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数字+司法救助”新模式,借助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的司法救助筛查与监督模型,在海量数据碰撞中快速识别、锁定司法救助对象,精准定位“沉默的申请人”,将希望与温暖传递给困境群众。其中,李某某等4人司法救助案是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并成功救助的案例之一。 今年5月,清流县检察院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与民政、人社、妇联、残联等单位重点人群数据高效碰撞,精准锁定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李某某等4人。 线上筛查到线索后,检察官第一时间进行线下走访调查,审慎完成救助资格审查。经核实,李某某等4人系陈某某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家属,李某某及其3名子女为农村困难妇女儿童,符合救助条件。该院主动延伸服务,指导李某某等4人提出救助申请,之后按照相关程序为4人申领到司法救助金4万元,切实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有了大数据加持,司法救助线索来源得到了有效拓展,办案效率也实现大幅提升。”清流县检察院控申部门检察官赖传根表示,“我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深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帮助因案致困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跨省救助 传递司法温情 一次颤抖的握手,一句哽咽的感谢,背后是检察机关跨省协作传递的司法温情,也是一个个困境家庭重燃生活希望的故事。 “感谢检察官,为我家的事这么辛苦奔波,帮我们全家减轻了负担!”2023年5月,七旬老人刘某握紧检察官的手哽咽道。 沈某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2023年3月,清流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时发现,沈某身体残疾又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情形。于是,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将该线索移送至控申检察部门。 收到线索后,控告申诉检察干警立即依职权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考虑到沈某户籍地在江西瑞金,为提高救助效率,清流县检察院首次采用司法救助跨省协作救助方式,积极与瑞金市检察院对接,联合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查明沈某是“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二级残疾户、低保户,其母亲刘某无主要生活经济来源,无力承担沈某每月1200元精神治疗费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清流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沈某因案造成生活困难,符合《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第七条中需要予以救助的情形。为此,该院迅速为沈某办理好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审批手续,同时延伸帮扶,联合瑞金市检察院协调医院适当减少沈某的医疗伙食费,并签订《资金管理使用协议书》,确保救助金的规范、定向使用,切实减轻沈某的家庭负担。 从福建清流到江西瑞金,这场跨越闽赣两省、联动多部门的司法救助行动,让法治的温度更加可感可触——无论受助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检察蓝”的守护。 多元救助 提升帮扶质效 为将帮扶力量转化为县域民生改善的强劲动能,近年来,清流县检察院坚持“救急救难”与“长效帮扶”相结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救助格局,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极大保障。 2023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害案件夺走了钟某某丈夫的生命,让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摇摇欲坠:其大女儿高三在读,身体肢体残疾四级;二女儿初中在读;儿子小学在读,家里有近20万元贷款未还。 2024年3月,该故意伤害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清流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敏锐捕捉到钟某某家庭的特殊困境,迅速启动司法救助快速通道,为钟某某家庭送去司法救助金5.5万元,大大缓解了这个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 司法救助绝非“一助了之”。为帮助钟某某家庭尽快走出困境,清流县检察院还积极协调县残联、妇联、教育局等单位开展综合帮扶,为其3个学龄子女争取到助学金、社会帮扶慰问金等补助,并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助力这个困难家庭摆脱困境。 不仅如此,清流县检察院还以办理该案为契机,于2024年11月联合县教育局、妇联等7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完善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救助方式等具体措施,加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紧密衔接,实现从“一次救助”到“长效帮扶”的服务深度拓展,让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温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接下来,该院将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应用,拓宽救助覆盖面,同时持续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救助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与检察温情。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