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建墓被他人占用,对方却迟迟不来处理,福鼎市司法局调解员精准发力巧破僵局———— 乡里乡亲“有事好商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2日讯 “既然你们态度诚恳,看在都是乡亲的分上,这件事我们就不再追究了。”近日,在福鼎市司法局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一起因自建墓被他人占用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缘起:他人错放骨灰盒 自家坟墓被占用 “我家坟墓被他人错放了骨灰盒,当事人却迟迟不来处理…………”近日,家住福鼎市某乡的赖某向当地乡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原来,赖某的家属赖某雀(已故)与邻村的赖氏曾合建一座坟墓,坟墓分三圹,左一圹为赖某雀所属。赖某雀因病身故后,家属拟定吉日将骨灰盒安葬在自建墓中。安葬当天,当泥工师傅开启墓门时,却发现圹内已放着一个骨灰盒,在场众人皆不知该骨灰盒是何人放入又归属谁家。 赖某雀的家属后经多方了解,得知此骨灰盒是邻村赖氏族人的。于是,赖某试图致电赖氏族人,希望他们迅速到场处理,但对方迟迟未至。有人提议先将误放的赖氏骨灰盒取出,暂且放到墓旁,取物盖上,再将赖某雀的骨灰盒安放在自建墓中。但因尚未与赖氏族人取得有效联系,遂并未执行。 众人等待许久后,赖氏族人却在回电中表示,因为当事人智力存在障碍,所以把其母骨灰盒放错位置,且当事人现不在家,无法到现场处理。赖某雀家属对此十分不满,于是来到乡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 介入:明确诉求提建议 精准发力破僵局 接到调解申请后,调解员立即前往争议现场开展调解工作。 赖某雀家属现场向调解员提出了三个意见:第一,赖氏族人若一直拒不处理,则把他们的骨灰盒全部取出扔掉;第二,希望赖氏族人就错放骨灰盒一事作出合理解释;第三,因赖氏族人错放骨灰盒而损失的相关下葬费用由赖氏族人承担。 为确保纠纷得以尽快化解,调解员以赖氏族人为突破口,告诉他们不能以当事人不在家或者智力障碍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随后,调解员又一针见血地指出:既然当事人智力障碍,为什么当初没有把其母之骨灰盒安放在别人墓中,又或者为什么他没有放在赖氏族人分配的两圹墓中? 最后,调解员建议赖氏族人迅速到场处理此事:“在这件事上你们难辞其咎,若不来处理,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赖氏族人经过慎重考虑,接受了调解员的建议,表示会尽快到场。 当日晚饭后,赖氏派来的6名族亲到达赖某雀的家属家中,赖氏族人迟迟才到的行为加深了赖某雀家属的不满程度。调解员当即安抚双方情绪,并且说服双方以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调解:释法明理找症结 案结事了促和谐 “把骨灰盒放入他人墓穴,是非法占有他人不动产,属于侵权行为。我国《民法典》第235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调解现场,调解员对赖氏族人进行普法说理。 经调解员一番释法说理,赖氏族人对此事逐渐重视起来。见此情形,调解员继续趁热打铁,根据《民法典》第11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故而他们作为赖氏族人代表,首先要取得赖某雀家属的谅解,其次应拿出诚恳态度给予赖某雀家属适当补偿,最后也就是要对当事人放错的骨灰盒进行处理。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听从调解员的分析后,赖氏族人代表诚恳地向赖某雀家属道歉,表示要按农村的习俗给予披红挂彩(披上红布条向对方道歉)、给两头红(红包)、放鞭炮。 见赖氏族人态度诚恳,赖某雀家属表示不会提出过分要求,披红和放鞭炮就免了。最终,在调解员的监督下,赖氏族人当场对赖某雀家属给予诚恳的赔礼道歉,并送上红包,纠纷圆满化解,乡亲们和睦如初。 调解心得 农村纠纷具有乡土性,大都是“家务事”,往往起因简单,但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复杂,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圆满解决,矛盾容易激化。调解纠纷,除了讲清道理,还要讲究“情、理”二字,做到情理交融。把握一个“情”字,就是对待矛盾双方要有对待亲人的感情,设身处地地为双方着想,帮助查找矛盾纠纷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该如何解开;紧扣一个“理”字,就是要找准矛盾的突破口,通过循序渐进、利害对比、对症下药,把道理讲清讲透,依法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该案中,双方当事人因没有及时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矛盾纠纷的产生。如若处理不好,不仅影响乡里乡亲的关系,还极易引发治安案件。需要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妥善处理,慎重对待。因此,在调处矛盾纠纷时,切忌拖泥带水、粘粘糊糊,特别是在矛盾双方聚集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机动地果断处置,防止矛盾纠纷“滚雪球”,进一步激化。也可以邀请双方都尊崇的德高望重的人和村干部协助调解,使矛盾纠纷更加顺利地得以处理。 该案能够成功调解,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解员认识到位,调解工作开展积极主动,通过实地查看、调查询问方式在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基础上,能够快速找准调解定位,通过及时查找相关法律条文,迅速切入调解重点;二是引起此纠纷的原因是对方当事人占用坟墓事先未经得赖某雀家属的同意,并且在事后直到赖某雀下葬都没有知会赖某雀的家属,造成赖某雀家属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当赖氏族人代表其诚心赔礼道歉后,大家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是调解员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中,使得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林丹红)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