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8日讯 这是一份来自反诈“厦门经验”两周年的亮丽答卷——劝阻挽损12.8亿元,电信网络诈骗刑事警情连续3年大幅下降;三级反诈“专门队伍”职业化创新成果获公安部大奖;反诈综合考评、综治考评连续两年取得福建省“双第一”……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厦门公安“反诈朋友圈”不断扩大,让全社会反诈“合力”实现最大化。 关口前置 打造“全民反诈”新阵地 在一次次摸索和创新中,厦门市公安局滨北派出所找到了隐藏在常规反诈宣传背后的新阵营:将反诈宣传的阵地向基层延伸,让防范关口前置。去年10月,该所一种全新的反诈工作机制“杜鹃计划”应运而生。 禾山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洪一瀚到辖区开展国家反诈App宣传 何为“杜鹃计划”?“就是借鉴杜鹃鸟‘巢寄生’的方式,将反诈的‘蛋’产到联盟商家的‘巢’中,更精准地进行反诈宣传。”滨北派出所教导员许铭介绍,通过“杜鹃计划”,把一套完整的反诈机制有指导、有载体地下放到联盟单位,单位通过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分析,将特定的反诈种类宣传给客户,利用社会资源将反诈关口前移,实现反诈宣传的个人定制。 “让我觉得很安全,出门在外,安全就是第一。这些宣传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有益的、感觉比较好。”日前,到厦门旅游的黄女士对入住的君铭酒店反诈主题客房赞不绝口。 反诈主题酒店客房内充满反诈宣传元素 今年3月,由滨北派出所和君铭酒店联合推出的反诈主题客房正式上线。客房内,除了萌萌的IP形象,客房床头柜还放置了印有各种防骗主题的“小卡片”,旅客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后,网页会自动跳转到滨北派出所的提醒页面,提醒旅客不要被此类诈骗套路。此外,酒店还增设大堂反诈屏、电梯反诈角、反诈长廊等区域,让旅客在入住酒店期间可以沉浸式了解诈骗套路,进一步增强防诈意识。 “目前宾馆酒店是裸聊等诈骗案件的高发区域,受害人往往具有‘商务’‘差旅’‘单身’等标签特点,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精准宣传,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反诈意识。”许铭告诉记者,打造反诈主题酒店,就是希望旅客能在每个环节感受到整个反诈氛围,不知不觉受到教育,一旦遇上诈骗分子能一眼识破骗局。 靶向发力 “碎嘴子”反诈入脑入心 “大爷,我们在微信群发布的反诈视频你看了吗?” “看了,看了!不刷单、不转账,拿不准的就问咱社区民警。” 近日,厦门市公安局禾山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洪一瀚到社区入户走访,与喝茶闲聊的老人打着招呼。 走街串巷、入户走访,向群众挨个宣传反诈知识,在禾山派出所被称为“碎嘴子”模式。“‘碎嘴子’不只是社区民警、辅警的工作,我们还发挥社区网格员、义警宣传员的联动作用,大家都有反诈包片责任区,每天会在微信群详细汇报每个人的包片数和宣传走访完成数。”洪一瀚说,除了依托宣传单、海报、走访入户的“土办法”展开宣传外,禾山派出所还在辖区重点部位布设小喇叭及智能音柱,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防骗反诈知识。 “我就说是骗人的,谢谢洪警官啊!”3月24日,辖区某餐饮店老板管某接到一通自称某学校“老师”的订餐电话,称要订200多份餐,并帮忙购买两款罐头,总价近5万元。谈妥价格后,对方以公对私转账需24小时到账为由,让管某先帮忙“垫付”买罐头的钱,到时再一起与餐款结算。一听到“垫付”,管某就觉得不对劲,赶紧拨打店里防诈提示单上的民警电话咨询。接到电话后,洪一瀚立即上门核实,发现确实是诈骗套路,现场就对管某开展相关诈骗套路的宣传。 “我给你下载的‘国家反诈中心’App,能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还能检测你手机里的其他App有没有涉诈风险……”对于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好处,禾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早已倒背如流,操作熟练。 原来,在“大水漫灌”式宣传的基础上,禾山派出所发挥“主引擎”作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针对辖区街道店铺密集、人员较为集中的特点,派出所携手社区在商铺明显位置张贴反诈提示,在主要道路上拉横幅、张贴反诈海报,将警民联系卡送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对“有疑问第一时间找社区民警”理念入脑入心。 警校同行 联手共筑“反诈联盟” 反诈能玩剧本杀?民警全流程揭露骗局?“骗子”站在“铁窗”后忏悔?……近日,这样脑洞大开的剧情在集美某高校上演,学生和民警通过角色扮演,认清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段。 “反诈宣传融入剧本杀,是一种更新颖的形式,能让学生更有互动和体验感。”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学村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叶必辉说。 校园里的反诈剧本杀只是众多新潮反诈方式的一个小例子。近年来,兼职刷单、冒充客服、网络贷款等骗局时常把黑手伸进校园。集美学村派出所辖区里有15万余名师生,如何筑起反诈防护墙、保护好辖区师生财产安全?集美学村派出所不断探索实践警校共建共创、联保联治的方法路子,打造“一校一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反诈防骗宣传,组建高校反诈联盟。 集美学村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叶必辉到高校宣传反诈知识 其中,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警外声”反诈骗公益联盟,是全国首个留学生跨国反诈骗公益联盟,志愿者除了本地学生,还有来自缅甸、安哥拉、泰国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这个联盟把焦点聚集在跨国反诈骗问题上,不仅建立相关工作台账,还有反诈骗案件小语种语料库。”叶必辉告诉记者,借助该联盟,民警入校开展反诈宣传工作时,也更能带动师生的反诈积极性。 “以往的反诈宣传都是对接学校的保卫处等,无法深入到师生群体中,宣传效果不佳。现在在对接保卫处的基础上,同步对接到学生处、团委、宣传部等,实现反诈宣传‘四轮驱动’。”叶必辉说。 拿出实招、高招、硬招,厦门公安在反电诈工作中动脑筋想办法,把更多的“好想法”变成“好办法”——在全国首创“数字指纹”技术,研发“反诈骗阵地系统”持续优化警务流程,全面提升反诈宣防效能,确保在与犯罪分子的“时间竞赛”中赢得主动;发动广大志愿者、网格员,协同推进精准宣防和基础宣防“五宣”工作……切实将宣防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叶蔚蓉)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