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好“三重奏” 唱响“奋进曲” ————南平市司法局掀起“深学廖俊波 ‘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热潮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5日讯 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今年以来,南平市司法局深入开展“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党建与司法行政工作有机融合,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组织过硬、纪律过硬、能力过硬、服务过硬的司法行政机关,为南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学俊波坚定信仰 把握思想“主旋律” 学习廖俊波,坚定“初心一诺铸忠诚”的理想信念。该局从廖俊波先进事迹中汲取前进力量,深化闽北特色党建品牌,切实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司法行政工作生动实践。 严格执行“首题必政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纳入党组专题学习内容。召开党组会议11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期,组织局党组成员参观政和县廖俊波先进事迹馆。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月一主题”及“深学廖俊波 ‘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将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科室和个人评先评优。系统推进规范、标准、过硬党支部创建,各支部累计开展组织生活会3场次、主题党日活动15场次。 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以及司法行政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等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开展警示学习教育活动9场次,组织谈心谈话200多人次。扎实落实市委巡察以及市委政法委开展的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巡查整改,已全部完成53个反馈问题125条整改任务。 常态化开展“一学三比”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持续举办“云谷大讲堂”、科长讲堂和“3+2”微课堂,开展各类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12场次。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组织12批次150多人次参与志愿活动。积极加强英模宣传培育,全系统荣获全国、全省先进集体4个,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8人;完成20名科级干部职务职级任免和平级交流,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学俊波一心为民 弹好人民“协奏曲” 学习廖俊波,践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该局精准把脉群众多元化法治需求,开拓思路,靶向发力,优化服务,持续打造南平特色法治品牌,有效提升全市公民法治素养。 在全省率先推出婚姻状况、无犯罪记录公证事项“自助办”,制定婚姻状况、无犯罪记录公证“一件事”套餐服务规程。“不动产+公证”被列为南平市2023年度“一件事”套餐,推动部分公证事项融入政务自助服务。畅通“南平市掌上12348”等线上法律援助申请途径,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异地协作机制。实现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占比100%,“即办件”占比83%,持续助力打造“便利南平”。 紧盯人民群众法治需求,持续深化“1121”精准普法机制,打造“宋慈说法”系列微动漫、“党校和中小学模拟法庭”和“法治大讲堂”等市级法治文化阵地。召开全市法治阵地建设现场会,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放大效果。积极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如政和“蒲公英+廊桥”普法阵地、邵武廉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武夷山“景区门票+普法”场景、浦城喜马拉雅有声普法平台等。依托詹红荔“百合花开”馨课堂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平台,打造“双花并进”普法品牌。 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深化圆梦村“1335”乡村治理实践,积极推进顺昌《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管理导则》标准化试点工作。持续推动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并建档“法律明白人”9279名。顺昌县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通过评估验收;《闽北创新打造新时代“148”为民服务品牌》参选“2023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已完成中国网展示。 学俊波真抓实干 奏响实践“进行曲” 学习廖俊波,弘扬“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担当精神。该局结合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坚守党性原则,听真话察实情,解困难办实事,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 印发《关于完善提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升措施13项,梳理自查清单12条。部署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对7个重点领域的140份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集中评查。重新梳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792项,更新15家市直单位公布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431项。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计划和方案,全市530多名执法人员完成轮训。 印发《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市委“五增”目标10条措施的通知》,明确各环节职责任务,全力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推动市、县、乡三级604个党政机关提前完成法律顾问100%配备,为党政机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提供专业人才保障。持续开展“百所联百会”活动,全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的112家企业与61家律师事务所完成结对,组织律师445人次为611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 深入推进排调分离、三级同补等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精准化管理。截至目前,配备乡镇(街道)专职调解员304名、村居专职调解员485名。持续加强行政调解组织建设,建立行政调解组织129个,其中10个重点部门实现全覆盖。探索总结建阳“网格枫桥”,该机制被省司法厅转发学习推广。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3169件,调解成功率98%。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范文飞)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