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景”这边独好 ————泉州司法行政系统打造“世遗枫桥”新样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28日讯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泉州司法行政系统积极探索护航世遗古城“烟火气”的“枫桥经验”新路子、硬举措,见证古城的蜕变新生。如今,在这座世遗之城,一个个调解员作为守护古城安定稳定的重要力量,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共同奏响和谐的乐章,成为古城一道独特的“枫景线”。 景区来解纷 游客化“游愁” 随着泉州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游客维权意识的增强,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凸显。早在2018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及时有效化解旅游纠纷,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和谐稳定的旅游消费环境,泉州市司法局就与当时的泉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文件,重点指导在4A级以上景区推广设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形成全市旅游纠纷化解网络化。 世遗点安平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安平桥景区成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游客接待中心设置了一间专门的调解室,组建以镇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骨干、景区讲解员及司法所调解员共同参与的景区调解委员会小组,调解服务辐射安平桥景区及周边的三里街、龙山寺景点,融入片区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网络。通过整合多部门联调联处,将景区内各种旅游纠纷就地化解,营造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让游客“行之顺心、娱之开心、游之舒心”。 见证了泉州宋元海上贸易辉煌盛况的洛阳古桥,也见证了一起起矛盾纠纷的化解。洛江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毗邻世界遗产洛阳桥,集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司法行政服务功能于一体,方便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引导群众依法办事、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渔女来调解 巧解千千结 惠安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她们以独特的服装穿戴而著称。“惠安女服饰”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惠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惠安县连续6年将“惠女调解室”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在全县各乡镇、村建立“惠女调解室”。截至目前,已建成“惠女调解室”27个,专兼职惠女调解员156名。“惠女调解室”负责人以女性村主干或村妇联主席为主要力量,打造“惠女调解+”工作机制,建设“惠女调解室”+“委员工作室”特色平台,创新“惠女调解+惠女法官”模式,构筑“惠女调解+祖厝”模式,将惠女精神融入于新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惠女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和惠安女柔性的一面,帮助调解家庭、邻里间的纠纷,从而形成独特鲜明的惠女调解文化。 丰泽区埔村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埔村孕育的埔女勤劳勇敢、热情善良,她们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其特有的鲜花头饰,素有“头上的花园”等美誉,让埔文化这一古老的国家级非遗声名远播。为进一步维护辖区安定稳定,“浔埔女调解室”应运而生,秉持“调和、调顺、排忧、解难”的宗旨,全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最暖心的服务。近年来,由“浔埔女调解室”主导化解的家庭、邻里、渔业等各类社会矛盾纠纷5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100%。 老兵来“作战” 破解疑难点 鲤城区鲤中街道位处泉州世遗古城核心,拥有2个世界遗产点、24家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10个。今年来,鲤中司法所积极引导辖区退役老兵投身古城保护、非遗传承行动,培育“世遗枫桥”老兵调解室典型。 “老兵调解室”吸纳街道社区、离退休干部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优秀退役老兵19名,整合组成13支街居老兵调解队伍,12个优秀老兵进社区调解组织,7名经验丰富老兵进街道调委会。老兵调解室以参与古城志愿服务、非遗传承、文物保护等形式,下沉网格,协同开展各项工作,为世遗文化保护贡献老兵力量。 鲤中街道施琅故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久远、产权不明、管理缺失、使用不当等问题,既是矛盾多发点,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老兵调解员加入司法“护保小分队”,联合属地社区、老党员等反复上门走访,与产权人后代促膝座谈,逐条逐字解读政策、耐心讲解,设身处地解决群众困难、疑虑;加入“文保宣传队”,从司法帮扶政策、资金奖励政策、教育倾斜政策等三方面进行宣传,引导形成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加入“纠纷排查队”,针对施琅故宅产权关系复杂、内部产权尚有争议的情况,向产权人提供全流程无偿法律帮扶、化解矛盾纠纷服务。 茶室来谈心 化解多年怨 安溪铁观音是茶界“双世遗”,安溪县司法局蓬莱司法所深挖安溪茶文化,探索将“安溪茶文化”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度融合,推行“民情茶室”调解新模式。 蓬莱镇村民刘某和林某因生活污水管排放问题引起纠纷,其间多次激烈冲突甚至报警。蓬莱镇司法所调委会在接到调解申请后,专职人民调解员与民警将双方约到民情茶话室泡茶,从清水祖师谦让包容、乐善好施的事情聊起,再聊到双方的矛盾纠纷后,最终双方均表示愿意让步并和解。 “人生海海铁观音,输赢笑笑一杯茶。”结合安溪县浓厚的茶文化,蓬莱司法所创新设立“民情茶话室”“茶话说事点”,组成民情茶室先锋队,把茶室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茶桌上、化解在茶杯里,实现矛盾纠纷调处零延迟、矛盾纠纷零上交、矛盾纠纷调解零投诉“三零”目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蓬莱司法所通过“民情茶话室”“茶话说事点”调解矛盾纠纷834件,化解成功819件,成功率98.2%。 (本报记者 肖赣 通讯员 姚晓梦)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