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8-09 13:29:00

甘栋元:十年从警路 警心映忠诚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十年从警路 警心映忠诚

——走近宁德监狱第三监区第七分监区长甘栋元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9日讯 从村官到警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他为民服务的初心;从群众“贴心人”到灵魂“摆渡人”,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昂扬奋斗的青春底色。他就是宁德监狱第三监区第七分监区长甘栋元。自2013年5月加入监狱民警队伍以来,甘栋元始终坚持一线执法执勤,多次被监狱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称号。

甘栋元(左)在查号清点服刑人员人数

跨界出发

他依旧不改为民初心

1988年出生的甘栋元来自山城屏南。大学毕业那年,“到为民服务第一线”的坚定信念,让他选择成为家乡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服务乡村的两年多里,甘栋元扑下身子、走街串户,与村民真心交流,用“说农家事、拉农家话”的方式迅速成为乡亲们眼里的“自家人”。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行政公文写作、开展法治宣传……在一次次实践锤炼中,他逐渐成长为群众“靠得住的人”。

脚下有泥,心中有梦。2013年,村官服务期满,已取得乡镇服务中心编制的甘栋元选择穿上藏蓝警服,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监狱民警,甘栋元为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刻苦钻研,从零开始学习规范执法、刑罚执行等业务知识。“闻鸡起舞”式的奋发努力,也让他迅速从一名“行业小白”蝶变为业务骨干。

如今,已成长为分监区长的甘栋元肩负着第七分监区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并凭借过去扎实的学习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妥善协调解决监舍等处发生的各类问题。

因人施策

他刚柔并济履责于行

“教育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监管安全的底线。”扎根执法执勤一线10年的甘栋元,对教育改造工作始终坚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身为一名分监区长,他刚柔并济、因人施策,充分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规范性,确保监管安全开展有序。

今年5月底,甘栋元在主持一次夜间讲评时,服刑人员叶某突然跃起、胡乱喊叫。甘栋元见状当即下令予以控制并喝令其停止,处置过程迅速果断。此次突发情况,虽未对监区改造秩序造成影响,但叶某情绪的突然波动被甘栋元记在了心上。

夜间讲评结束后,甘栋元立即进入叶某所在号房与其交流,并在其不成逻辑的讲述中,梳理出了叶某思想波动的原因所在。

原来,叶某曾数度“进宫”,过去与家人的关系也不亲密,此次再入监服刑,家属彻底中断了与叶某的联系,叶某因此更加无心改造,变得自暴自弃。夜间讲评前,叶某因误听他人传话与号长发生口角,管教民警劝其不要被以讹传讹的信息误导,却被他误解为民警偏袒号长。种种原因叠加,让叶某做出不理智行为。

找到了症结,也就找到了打开心门的钥匙。在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后,甘栋元一边加大了对叶某的改造力度,要求其必须服从管教、严守监规,不得再有类似情形发生;一边通过档案信息积极与叶某家人进行联系。经5次沟通劝导,今年6月27日,入监服刑3年多的叶某终于与家人取得联系,亲情这根线得以重新连接,叶某的服刑表现也得到有效改变。

[page]

忠孝两难

他毅然选择继续战斗

服刑人员蔡某原是一名健身教练,后因接触网络赌博而走上歧途。入宁德监狱服刑以来,其在甘栋元的关爱与帮助下积极改造,最终奔向新生。回归社会之后,凭借过去掌握的专业技能和服刑期间所学的知识,蔡某开办了一家健身房,取得一定的成就。为回馈监狱的再造之情,该健身房也为刑释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帮助刑释人员走好回归社会的第一步,

从服刑人员到创业先锋,蔡某的转变只是甘栋元10年改造工作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可没人知道,在这“教育、感化、挽救”的故事背后,有着对家人的愧疚。

“我爷爷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打小我就听他讲述许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在爷爷的引领下,2007年我也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甘栋元说,从小跟随爷爷生活的他,与爷爷感情深厚。每年七八月,老人总会等在老家的村口,期盼回家探望的孙子。

2021年8月,甘栋元休假期近,爷爷如往年一般拄拐前往村口等候,却不慎摔倒致股骨碎裂。5天后,结束执勤任务的甘栋元带着妻女匆匆赶回,却依然没能赶上见老人最后一面。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难以兼顾家庭的情况已是常态,在忠孝两难的抉择中,甘栋元毅然擦掉眼泪,选择继续战斗。为了让同事能与家人团聚,甘栋元多次主动承担起农历除夕夜与大年初一的值班任务,10个春节里,他仅在家过了3次;劳碌一生的父母,本已到了坐享天伦的年纪,却为了他能专注事业,仍帮忙照顾孩子……“10年来,是家人的无声支持,我才能走到现在。”甘栋元说。

十年从警路,警心映忠诚。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甘栋元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是宁德监狱民警的一个缩影,更是青年民警学习的榜样!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陈益培)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