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啊,34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妈妈啊,我对不起你们,让我们一家在监狱团聚……” 3月7日,在宁德监狱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警方跨越千里的协作下,一场暖心的认亲仪式在高墙内上演。来自织金县的张某等家属与离散34年之久的王某相认,多年的期盼化作亲人的相拥而泣……在场所有人热泪盈眶,无不为这份亲情动容。 认亲仪式现场 深夜被拐 寻子多年无果 回想起34年前的那一幕,张某眼含泪水。1990年10月的一个深夜,十几名歹徒入室欲强行抢走2岁的王某,张某夫妻俩奋力与歹徒搏斗,然而对方人多势众,俩人均被打伤,最终儿子被歹徒抢走、下落不明。后夫妻俩报警,警方迅速行动,但因当时技术条件受限,未找到王某下落。 多年来,一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王某,在织金县找寻无果后,他们又辗转周边县市及其他省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并通过宝贝回家网、110寻人网发帖寻亲。一旦收到疑似线索,他们便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每次都失望而归。 时隔多年,随着“打拐”行动的推进,张某夫妻俩采集了DNA血样,并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期盼有朝一日能通过基因比对找到儿子。“父亲是个不善表达的人,时常情不自禁叹气,2014年病逝时,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弟弟,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找到弟弟的决心!”谈及这艰难漫长的寻亲之路,王某的姐姐数度哽咽。 两地携手 助力一家团圆 自记事起,王某就生活在福建。“我经历过两任养父母。”王某含泪说起自己的经历,被卖到福建后,第一任养父母因家庭问题将其转送给他人,而第二任养父母迷信算命先生说他“不祥”,便孤立他。不受待见的王某从小与养奶奶生活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家”里,“奶奶去世后,我便靠打工维持生计,被收养的日子里过得并不好,我真的很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坎坷的成长经历,使得王某养成内向孤僻、不善言辞的性格。两年前,在外打工时,因雇主拖欠工资,王某一怒之下失去理智在雇主家纵火,最终因犯放火罪被判在宁德监狱服刑3年。其间,他改造表现良好,并向分监区民警谈及自己的家庭情况,表达寻找亲生父母的心愿。由于时间久远,王某被拐时年纪幼小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民警一方面引导王某积极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为其寻求DNA数据库的比对事宜。 所幸织金警方在公安部部署开展的“团圆行动”中发现,正在宁德监狱服刑的王某很可能就是张某苦寻多年的儿子,随即向宁德监狱发函商请协助。 为确保比对结果准确无误,监狱民警携手织金警方展开细致的核查比对,并于今年1月底确认王某与张某的亲子关系。得知消息后,张某激动万分,可王某在监狱服刑,如何相认让一家人犯了愁。知晓王某家属的寻亲故事后,宁德监狱高度重视,多次找王某谈心谈话,做通王某的思想工作,消除其不安情绪。在征得王某同意后,监狱方特事特办,与织金县警方联合在监内举行一场认亲仪式。 高墙相认 离散多年团聚 3月7日下午,张某一行8人在织金警方的陪同下来到宁德监狱。 认亲仪式前,监区民警带领家属们参观了王某的生活区,并告知其在监狱里服刑改造的基本情况。家属们心情复杂:“想快点见到他,感觉亏欠他很多。得知他改造表现越来越好,我们也很欣慰……” 15时许,一家人迎来了时隔34年的相见,命运多舛的王某终于在高墙内与家人团聚。 认亲现场,王某扑通一下跪在母亲张某面前,张某马上将他搂在怀里,这些年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在此刻得到释放。她失声痛哭,哽咽着反复念叨:“终于找到你了。” “别辜负民警对我们的恩情,等你服刑期满,我们来接你回家!”“我明白民警的良苦用心,也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到后悔。在剩余的刑期里,我一定会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和你们过年,我想吃一顿妈妈做的年夜饭……”认亲仪式让王某的改造生活多了一个盼头。 久久不愿放开的拥抱、喜极而泣的热泪、道不尽的千言万语,为这34年的煎熬等待与期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认亲仪式结束后,王某的家属向宁德监狱送来一面题有“千里寻亲喜相聚 大爱无私助团圆”字样的锦旗,感谢监狱民警帮助自己找到亲人,让他们实现了团圆梦。 (叶雨香 卢孝露 周文鑫)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