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5-23 11:00:17

帮引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帮引”是一个奇怪的名字,是家乡龙岩新罗适中的一种食品,确切地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一剂肠胃药。

我得先解释一下“帮引” 二字,它是适中方言直译过来的,我询问过好几位老前辈,想搞清楚普通话该叫什么,但他们个个都一头雾水说不清楚,有人说是百草丹,但我总觉得这名字似乎少了些家乡的味道。“帮引”主要取材于枫树的嫩芽,枫树家乡话叫“帮树”,植物的嫩芽叫“引”,枫树的嫩芽自然就叫“帮引”了。

“帮引”是独一无二的,对肚腹不适、水土不服有出奇疗效,加之气味芬芳、口感极佳,不知不觉中化解诸症。但《适中镇志》及其他文献资料却没有关于它的任何记载,也找不到制作步骤的任何文字,离开了家乡,就像适中方言一样再也找不到类似的了。它靠着适中乡民口手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帮引”的制作原料必须在清明节前一两天采摘。奶奶说,她的奶奶告诉她,在清明的那一天,所有植物皆可入药,又说过了清明午后,药性大减。《岁时百问》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适中老百姓的智慧,他们不懂这些古书文字,却用千百年的实践证明着这些知识。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妇人们披上蓑衣、戴着斗笠、挎起竹篮子前往田野采摘“帮引”的原料,颇有“春风轻拂田畴间,农人耕作笑语盈”的画面感,菜篮子里的东西是丰富的,达二三十种之多。有田埂挖的车前草,有河边折的甘草嫩芽,还有掺杂些山坡上美丽的山白茶或挖一丛碧绿碧绿的地仙草…………采摘是随意性的,看到啥就采些啥,大自然的馈赠是大方的,“帮引”的配方除了枫叶嫩芽是不变的外,其他成分各有千秋,有的是婆婆秘传儿媳的,有的是邻里亲朋无私分享的,成分都不一样,制成的“帮引”也多少有略微的差异。

枫树嫩叶是“帮引”的主角,必须是白枫的嫩叶。这时节,青梅已结但果核未硬,敲下青梅果连核捣碎,加适量生姜、食盐拌着采摘的野草轻轻揉搓,房间里弥漫着自然的芳香,这是大地母亲的气息,犹如一道清新的绿色画卷,淡雅而又难以抗拒。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来自原野的青草味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它让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喧嚣,沉醉于家乡这片静谧的土地。

有太阳的日子,这些揉搓均匀的植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等待着青草药性融合苏醒。假以时日,等到这些原料晒得干透变成土灰色,两个手指轻轻一捻便齑粉般落下。奶奶颠着小脚慢慢搬出老石臼,坐在门前的老石凳上,轻轻摇着石杵。太阳一点一点地爬上屋瓦又从山那边落下,老狗悠闲地伏在旁边,奶奶细数着陈年往事,那些干叶子不知何时变成了细粉,用极细的粉筛子筛上一二遍,“帮引”制作完成。它堆在大白纸上像来自大漠的小沙丘,散出淡而优雅的青草香,细腻而温柔,这是凝固的早春的味道。

“帮引”集萃各种青草嫩芽而成,带着沁人心脾的自然滋味。

我们的年代,那一个个装在罐头瓶子里的“帮引”是孩子们的零食。嘴馋时撒个小谎说肚子疼,父母二话不说,马上倒一小捧给孩子,兴高采烈地用草纸包着装在口袋中,两个手指捏起“帮引”,头一仰撒进嘴里的那一刻,整个味蕾一下子被那枫叶及野草的独特味道激活,末了,伸出小舌头,舔遍纸头,不放过哪怕一个小微粒,这是藏在心底的记忆,这记忆里有故乡的草木,有奶奶颤颤巍巍的身影,有家乡无边的旷野…………

游子远行,塞一瓶“帮引”进行囊,将家乡的草药带在身上。老家一位阿婆去旅游,途中一位外地游客突然闹肚子,面容痛苦举步维艰,阿婆赶忙掏出“帮引”言此物有奇效,她半信半疑和水服下,不一会儿肚子马上复归平静。众人被这出奇的效果给震惊了,品尝后发现这“草药”不只效果好,竟还异香扑鼻,有几人非得掏两百元买阿婆的半瓶“帮引”。家乡的“帮引”以神奇的疗效在异乡被众人赞许,阿婆无比的自豪,笑呵呵地说那不过是老家粗劣的东西,不值钱,又有人求配方,阿婆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说:哪有什么配方,不过是些枫树叶子、田地里的杂草而已。阿婆大方地将“帮引”分赠同伴,大家用纸巾小心包好,如获至宝。

岁月流淌,故乡面貌早已大变,但“帮引”却始终带着它那质朴的幽香,汇集大地精华,成为我们缅想不尽的思念。

(谢晟)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