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6-28 11:48:06

护航“迷途少年”向阳新生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护航“迷途少年”向阳新生

————福清市检察院全面提升罪错未成年人帮教“三个维度”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8日讯 从父母几近绝望到亲子关系融洽;从“问题少年”到再次融入社会…………16岁少年小路(化名)的转变,得益于福清市检察院探索提升罪错未成年人帮教的机制。

做好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守心”工程。近年来,福清市检察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紧抓差异性干预、多样性教育和综合性防范“三个维度”,不断提升罪错未成年人帮教质效。

3年来,该院共帮教罪错未成年人3524人次、促成返学81人、再融入社会131人,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检察机关进行推广。福清市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差异性干预

校准帮教精度

福清市检察院建立分级矫治体系,根据未成年人罪错程度区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附条件不起诉或被宣告缓刑、特殊恶性和成瘾性惯犯三个帮教层级,分别设定不低于8次、12次、15次的专业社工服务,并对应采取《督促监护令》《训诫令》以及建议送入专门学校学习等措施予以干预。同时,开展阶段性评估,综合悔过程度、家庭监护能力、社会融入度等矫治情况动态调整分级。2023年以来,该院共委托司法社工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帮教服务1353人次。

同时,该院联合团市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针对不同罪错类型,相应设置“防范电信诈骗”“蓝天救援入队”等主题公益活动,使罪错未成年人完成从“被帮助者”到“帮助者”的角色转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2023年以来,该院共组织罪错未成年人参与公益活动21场次,参加人员达325人次。

“为避免罪错未成年人因无工作技能、无固定收入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还联合法院、司法局、福州第二技师学院,建立阳光帮扶基地,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福清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该院利用为罪错未成年人建立的“一人一档一方案”,筛选出教育矫治良好的78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就业培训,参训人员均顺利就业。

多样性教育

拓宽帮教深度

在办案检察官看来,让罪错未成年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拯救的不仅仅是这个孩子,还有一个家庭,“这更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帮教闭环”。

福清市检察院注重家庭教导,与妇联、关工委联合制定《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成立“玉融花”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作为家庭教育指导主阵地。同时,引入“智慧未检精准帮教云服务平台”,配有3D电子沙盘、虚拟身心训练机、心理健康自助仪等设备,为“问题家庭”提供动态评估、监护方案制定等服务。

“同时,我们注重个案指导。”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院建立“一家一策”制度,签约7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10名心理咨询师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资库,根据亲子问题类别,针对性适用家长教养、亲子沟通以及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创伤修复课程三类课程。去年以来,共开展心理辅导428人次、发出《督促监护令》208份,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福清市检察院还通过“线上+线下”“书籍+新媒体”等方式开展教育指导,针对同案涉案未成年人存在共性家庭教育问题的,适时开展集体教育指导。2023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家庭教育集中指导活动31场次、受教育2600人次;自制并发放《检漫普法·家庭教育指导篇》口袋书200多份,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线上云课堂等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微课堂信息等48条,观看人数达5万多人次,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page]

综合性防范

延伸帮教广度

如何一体推进未成年人综合防范保护?近年来,福清市检察院安排38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前往50多所中小学校举办防欺凌、防性侵法治讲座;在全省率先选聘30名学生担任“法治小助理”,协助梳理出不良行为倾向学生并建档立卡。经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进校“一对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目前8名不良行为倾向学生均已“销卡”。

同时,该院通过综合履职,防范社会治理风险。通过未成年人扩询、现场走访等方式,发现未成年人存在文身、酗酒、违规租车、出入娱乐场所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磋商函46份,督促加强源头治理。2023年3月,在郑某某聚众斗殴一案中,检察官一方面向文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查办娱乐场所3家,另一方面约谈郑某某的父母,制定并实施帮教方案,促使郑某某改过自新并顺利回归社会。郑某某在参加工作后,主动参与抢险救灾,因见义勇为获得就职单位表彰。

此外,福清市检察院针对案件中发现的多名未成年人共同实施违法犯罪或被利用实施违法犯罪的情况,构建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立案监督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模型。2023年共发现110条罪错未成年人线索,并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线索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剩余部分由检察院介入矫治。2023年4月,针对发现的一起恶势力团伙利用多名未成年人实施扎轮胎、放气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及时开展立案监督,该团伙成员因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等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6个月至6个月不等,有效防止更多未成年人被利用实施违法犯罪,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融检)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