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8-07 12:59:46

浦城县检察院因地制宜做优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融入大局 检绘乡兴

————浦城县检察院因地制宜做优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近年来,浦城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县委工作大局,依法能动履职,打造“检绘乡兴”特色品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司法联动 强化地标产业支撑

浦城地处武夷山脉和仙霞山脉的交汇处,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这里培育出的大米色泽晶莹、粒粒熔香。2020年4月7日,浦城县“浦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获批。

产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全方位、立体化的司法保护。浦城县检察院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民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缺乏了解,难以享受由此带来的红利。今年3月,浦城县检察院在权限范围内开展“地理标志”综合司法保护工作,与县农业农村局、工商联等单位建立“浦城大米”特色产业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四大检察”协作机制。

该机制建立以来,县检察院联合多个单位深入大米、薏米核心产区、粮食企业、稻种科技小院、科特派工作站等调研10多场次,摸排粮食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线索5条,提供法律服务30多人次,助力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

能动履职 守护乡村文化遗产

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自古是八闽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仙霞古道深坑段位于盘亭乡,属浦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约1公里,系唐乾符5年开辟。

2023年12月,浦城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中发现,仙霞古道深坑段文物保护单位存在部分道路石块脱落、古道路面破损、后期新建的凉亭破坏古道历史风貌、周边堆放大量木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未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遂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对古道石块脱落问题予以覆土处理,更换古道路面破损的石块;在不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前提下对古道凉亭进行提升改造,全面清理古道周边堆放的木材,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在乡镇开展文物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如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此,浦城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针对忠信镇上同古民居、闽北特色廊桥建筑陈源叶氏花厅、均溪红军烈士陵园等文化遗址存在管理漏洞、消防安全隐患、文物受损等问题,分别向相关责任单位制发检察建议5份,促成健全管理制度,修缮受损文物4处,争取到文保专项资金60多万元。

长效帮扶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近日,走进富岭镇大水口村“乡村振兴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工人们熟练又有序地进行鸡肠加工,剖肠、烫肠、冷却、包装…………一袋袋鸡肠等农产品“整装待发”。

该车间以生产火锅鸡肠为主,生产线相关技术成熟,市场需求量大,现有销售渠道畅通,前景一片光明。“乡村振兴车间”的建成让输血式帮扶成功转变为造血式发展,构建起村民增收、村财增益、企业增效的双赢多赢共赢格局,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浦城县检察院三任检察长十数年接续奋斗,绘就了今日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自2012年起,该院深化检察履职创新,通过党建、法治、资金、生态、文化及产业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助力大水口村发展,在此建立了南平市首个“服务乡村振兴检察实践基地”,并联合福建圣农发展(浦城)有限公司与该村签订“检企合力助振兴”行动方案、促成“乡村振兴车间”建立,不仅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随着车间产能的提高,还能相应增加村财政收入。

下一步,浦城县检察院将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继续肩负起守护乡村振兴的重任,用检察智慧和担当,让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充满希望和力量。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徐毅能 何章园)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