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王芷若,女,1990年5月出生,2008年入伍,曾任平潭边防支队正连职干部,曾荣获部队优秀士兵、个人嘉奖、优秀基层警官。2017年获评平潭综合实验区“五一巾帼标兵”。2018年获评福建省最美家庭。2019年从部队转业至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行政审批支队担任窗口综合受理民警,2022年荣获优秀公务员。 王芷若指导群众使用自助机办理业务 2008年,刚满18岁的王芷若一身戎装,奔赴保家卫国的梦想,在铁打的军营里留下青春热血的印迹;2019年,随着公安边防部队改革的推进,她挥别了橄榄绿,迎来了藏青蓝,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继续着守护平安的使命。令行禁止的军旅生涯给她留下雷厉风行的底色,但加入公安队伍后,作为一名窗口民警,她是群众和同事眼中那个“爱笑的女民警”。 作为“全岛通办 一窗办好”的窗口民警,她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熟练掌握250项行政审批业务。方寸窗口间,她将“办好每一笔业务”做到极致,在通办窗口工作6年来,她接待群众10万余人次、办理公安业务4万余笔,日复一日、耐心细心地完成窗口重复琐碎的工作。赶上业务高峰期,加班加点的延时服务成了工作日常,但下班后的她用笑容一扫疲惫,同事问起缘由,她笑着说:“今天群众办完证都笑得很开心,给我充电啦!” 凭借办理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优良作风,王芷若给许多群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她每次帮群众解决难题后,便将付诸的奔波封存,她自己已记不得帮过多少人了。但有一件事却让她记忆深刻,因为每每想到这件事,都会让她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事情发生在2023年4月的一天。群众李芳(化名)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海坛服务中心,想请民警为其出具与女儿的关系证明。原来,因家庭原因她独自一人养育女儿,常年在深圳工作,而其女儿则在平潭由外婆照顾,母女分隔两地,时间一晃就是12年。后来,李芳终于为女儿申请到深圳学位,期盼已久的团聚就在眼前。然而,当提交学位后续材料时,李芳发现因材料缺失,提供不出其与女儿的亲子关系证明,无法完成学位录取报名。 心情一下从喜悦跌至焦灼的李芳,立刻从深圳赶回平潭,到平潭公安窗口寻求解决办法。了解情况后,王芷若立即为其查找原始档案底册,却找不到李芳与其女儿曾经同户的记录,此种情况无法出具证明。遗失出生证明的李芳又自责又着急,眼圈红红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女儿可能无法去深圳团聚的消息。 王芷若看在眼里,十分心疼,她也是一位母亲,明白孩子不在身边的那份牵挂,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帮助李芳母女。但是证明材料不符合出具条件,为其女儿申报户口的档案底册依规也无法向个人出具,事情仿佛陷入无解境地。然而这难不倒善于钻研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王芷若,她想如果能争取到户籍迁入地通过公对公的方式核查其母女关系,便可以解决亲子关系的证明问题。就这样,一次跨越省际的户政业务让此事从无解变为可能。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赶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报到注册,否则学位将被取消。王芷若不敢有片刻耽搁,第一时间上报支队领导,确定方案切实可行后,联动多方力量与深圳公安取得联系,并与迁入地的户政大队、派出所反复沟通商讨对策,最终通过发函协查的方式办理了李芳女儿户口随母亲迁往深圳的户政业务。 接到李芳喜极而泣的感谢电话后,王芷若开心地说道:“这次又把‘笑容电量’充到满格啦!”2天时间,近20个电话,她正是秉持着这份让“母女团聚”的信念,凭借绝不言弃的韧劲,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与军旅生涯相比,警察工作更多涉及到与群众的接触和服务。”王芷若说,除了保持军人的严谨和效率,更需要以一种更加贴近群众、体贴入微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她将这种转变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用更加细腻和温暖的服务态度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本报记者 陈菁 特约记者 王尚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