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群众“美”得更放心 ————龙岩市检察机关开展医疗美容行业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6日讯 近年来,医美行业在“颜值经济”推动下迅速发展,然而形形色色的医美服务泥沙俱下,“变美”过程不时伴随着无证经营、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风险,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针对医美行业乱象,龙岩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医疗美容行业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案件40件,发出检察建议25件,磋商15件,召开圆桌会议6场,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责令关停、整改违法医疗美容机构120多家,进一步规范医美机构依法依规经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数智办案”双驱动 技术力量激活监督效能 2023年3月,经新闻媒体曝光,长汀县部分美容机构存在无从业资质、超经营范围宣传、销售过期药品等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发现线索后,长汀县检察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经初步调查,查明8家医疗美容机构存在从业人员无执业医师资格证明、使用过期药品、虚假宣传、未向消费者提示医疗美容项目风险隐患等违法行为。 龙岩市检察院在指导办案中发现上述问题具有普遍性,于2023年4月14日全面部署专项监督,并在办案中注重公益诉讼监督与数字检察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作用,创新研发“医疗美容行业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查询大众点评、美团、高德地图等App获取美容服务机构信息,经与市场监管、卫健、商务局等部门的注册登记信息分析比对,从4000多家美容机构中发现无营业执照机构210家、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512家、违规使用美容药品和医疗器械12家、发布违法医疗广告15家、违法发行商业预付卡72家,有效解决了医美机构数量庞大、分布零散、人力难以全面摸排的突出问题,大幅度提升监督效能。该模型获评福建省检察机关第一届大数据模型竞赛优秀奖。 “内外衔接”双协同 齐抓共管凝聚监督合力 龙岩市两级检察机关充分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针对发现的800多条问题线索,积极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局等开展实地核查。针对相关责任部门对医美行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全市共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0件。 龙岩市检察机关积极与市场监管、卫健、应急管理等行政单位沟通联系,同时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热心公益志愿者等力量,强化公众参与,实现“专业化办案+行政执法+社会化监督”配合衔接。 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招募具有医药学、服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11名,开展培训3场,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为后续跟进监督工作提供专业帮助。 连城县检察院组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加会议,就推动医美行业问题整改、加强医美服务领域监管等方面充分讨论、交换意见、凝聚共识,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 “整治预防”同推进 诉源治理巩固监督成效 龙岩市检察机关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综合运用检察建议、磋商等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持续巩固整改成效。 龙岩市检察院针对办案中总结的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规定,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医美安全监管职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多部门协作共管机制,进一步凝聚医美安全监管合力。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职能部门立即开展全面排查整治,查处虚假宣传、假冒专利、违规使用医疗美容器械或化妆品等案件173件,责令限期改正111家、拆除医疗美容宣传广告12家,罚没金额193万余元,开展医疗美容安全普法宣传616次数,引导经营者签订承诺书1350多份。 为坚持预防性司法理念,巩固治理效果,龙岩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圆桌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在医疗美容服务领域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线索移送、联席会议、定期开展专项活动等工作机制,凝聚多部门监管合力,有效保障消费者医疗美容安全需求。《实施意见》出台以来,龙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围绕医疗美容机构“有照无证”、医疗美容药品及器械使用等重点环节,出动执法人员开展交叉检查、“双随机”检查213人次,检查相关美容机构3593家次。 办案就是办民生,创新就是创福祉。龙岩市检察机关借智借力数字检察,通过“线上数据模型线索分析+线下联合检查整治”同步开展的办案模式,从源头上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在办案中注重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履职配合,建立医疗美容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医疗美容行业有序规范发展,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群众“容颜”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谢嫣婷 苏鑫楠)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