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司法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人大代表看龙岩法院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27日讯 长汀县地处武夷山脉南麓,为省商品粮、油料、烤烟生产基地,是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 这座风光旖旎的山城,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日前,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到长汀县视察法院工作,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代表视察:“生态+司法” 守护长汀“高颜值” 曾经的“火焰荒山”,如今的“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已经成为长汀的一张亮丽名片,长汀经验也成为生态修护和保护的重要示范样本。 聚焦长汀生态“高颜值”背后的法治密码,龙岩中院组织人大代表一行,前往水土保持科教馆、长汀法院生态司法展示厅等,实地开展视察,了解法院生态司法工作举措、成效。 “近日,央视再次报道长汀,解读长汀的‘治荒秘籍’,我们很自豪、很受鼓舞。这其中的生态保护成效,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省人大代表、长汀县铁长乡张地村党支部书记魏文柳在视察中表示,“通过视察活动,更切身感受到龙岩法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生态司法职能,为守护‘绿水青山’作了大量工作。” “创新,是龙岩生态司法走在前的一个重要因素。”市人大代表、连城县庙前镇人大主席黄振平表示:“补植复绿第一槌是长汀法院敲响的,不断创新发展的生态修复机制给环境、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代表见证:“文化+司法” 助力古城“焕新姿”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长汀,被誉为福建的西大门,也是福建省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唯一县级城市,是著名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近年来,通过轰轰烈烈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古韵汀州让外来游客陶醉其中。古城“焕新姿”,它的美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呵护。 人大代表一行先后前往卧龙书院、长汀法院文化司法保护法官工作室等地,视察司法服务“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了解具有长汀特色、体现司法特性、实践特征的“文化+司法”工作机制。 “作为名城保护一线工作人员,非常感谢法院为名城保护做的大量工作,希望法院继续发挥职能,共同推进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市人大代表、长汀县名城管委会规划管理股负责人丘伟水表示。 “最美山城,除了环境美,还得社会和谐。”市人大代表、长汀县住建局房地产管理股负责人吴妞妞表示,“就本人参与的一起涉房产证办理的执行案件中,长汀法院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成400多名业主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让司法为民可感可触,让汀州古城更加和谐。” 代表建议:持续创新完善 “司法+”工作机制 在长汀法院,龙岩中院组织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会上,龙岩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洪炳龙通报了龙岩法院工作情况,并听取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代表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对开展视察活动的感受和意见建议。 “龙岩法院在护航名城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力气,取得良好成效,希望下一步继续加强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强群众守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法治意识。”市人大代表、长汀县汀州镇副镇长张起凤在座谈会上表示。 “来长汀,除了看古城,还可以吃客家美食。如何提升我们美食品牌效应,建议法院多提供法律指导,让我们跟‘沙县小吃’一样,享誉全国,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市人大代表、长汀县冠良酒店烹调师邱道冠建议。 “结合自身工作,我建议进一步深化林业碳汇赔偿机制,加快推动生态服务功能损害赔偿机制建立和适用,在生态服务功能损害认定上,明确核算标准,让涉生态违法的行为人在赔偿责任承担上实现统一标准、具体化、可量化,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刑事案件办理质效。”市人大代表、连城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黄井平建议。 下一步,龙岩法院将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用心用情持续做好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更好地把代表意见建议切实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林成龙 廖腾旺)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