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的手机接到陌生的Facetime电话时,千万记住了,这是骗局!这个功能平常记得要关闭。”日前,古田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黄峥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古田第一小学的家长们专题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全校37个班级的2000多位家长都参与其中。 今年以来,古田县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办”反诈实施意见,秉承“四专两合力”理念,坚持把宣传防范作为反诈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夯实机制运转保障体系,聚焦师生家长重点群体,创新开展警家校反诈宣传工作,筑牢“安全防线” 打造“无诈校园”。 截至7月,全县电诈发案、立案、案损分别同比下降83.3%、72.82%、71.2%,降幅居宁德市前列。 力求创新推广运用“反诈利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发力。古田县建立了“学校-机关-师生-属地公安机关”多级反诈工作体系,广泛凝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反诈。“幸亏接受过你们的宣传教育,知道这是电信诈骗的‘套路’,不然就上当了,我把对方的账号发给您。”近日,古田县平湖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遇到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向平湖派出所民警报警反映情况。 今年3月11日,古田县公安局与县金融机构、县教育局联合成立“翠屏反诈”宣讲团。宣讲团特别针对学校开展专场宣讲,结合各校“开学第一课”“家长会”“法制教育”等安全教育,由宣讲团讲师进校开展专场反诈宣讲,辖区派出所民警到场为群众答疑。 3月12日,“翠屏反诈”宣讲团走进城西街道开展反诈宣讲系列活动。当晚,宣讲团又走进玉田二小,向在场的350余名师生、家长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讲座,帮助师生、家长了解更多的诈骗形式、特点及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宣讲团宣讲课件内容根据每月警情热点进行更新、替换,跟家校保持良好互动,积极参与到各学校组织的每一场家长会中,确保每一个学校、每一场家长会都有一次反诈宣讲,直接受宣60%易受骗人群。”宣讲团成员、古田一小林老师说,宣讲团自3月份成立以来,已宣讲80余场次,受众50000余人。 警校家同心加强防范诈骗宣传教育 “全县各学校期初安排的家长会,都会与反诈中心民警对接,给家长宣传反诈知识。”古田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吴婷介绍,各学校积极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和识诈防诈能力。 2月28日,古田县公安局联合县教育局以县第二小学召开家长会为契机,组织46名民警走进校园为家长们上了一堂“反诈课”。现场,民警通过讲解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揭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提醒家长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组织教职工关注“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增强教职工防范意识,并积极发动家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古田各校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中有机融入反诈防骗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着力提高学生反诈防骗识别能力。组织师生广泛开展“五个一”(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设立一个宣传专栏、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发放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古田县公安局全面梳理摸排涉校涉生的电信诈骗问题,制定针对性防范教育措施,筑牢反诈“防火墙”。强化信息保护,完善校园师生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明确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料专人专管,保障信息管理规范、使用规范,安全有序。加大对学生涉“两卡”(手机卡、银行卡)“两号”(网络账号、支付账号)犯罪的危害和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力度。着重对涉嫌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问题的学生,建立教育和转化工作台账,采用适当方式,全覆盖上好反诈识诈课,让学生远离电信网络诈骗“雷区”。 线上线下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请家长注意保管好自身手机,做好支付安全措施,不轻易告诉孩子支付密码。”8月18日,古田县小学生胡某在家用爸爸手机玩游戏时,收到一条陌生人的私信,称可以免费送游戏皮肤。胡某添加对方为好友后,被对方诱导向指定账户转账,共计被骗500元。8月19日,这起案例就成为反诈宣防素材。 “每周我们会复盘上周警情,结合宁德市公安局周报,贴合诈骗手段更新‘一阵风’特点,对公众号推文、抖音视频号内容有针对性进行轮动更新,做到以案释法。”民警苏彦升说,充分利用学校官网、LED、广播站、宣传栏、家长微信群推送防骗视频、推文等,将诈骗手法告知每一位学生。 此外,古田县公安局通过组建三级联络微信群矩阵,达到裂变式宣传。一级群,即信息发布群,反诈中心负责宣防民警牵头,由教育局分管、各校分管、各校联络员、各派出所法治副校长组成的宣传指挥群,第一时间推送反诈预警和防范信息。二级群,即信息分流群,由各校分管、各校联络员、各校班主任组成,及时转发一级群内推送信息。三级群,即信息落地群,各学校群内由一名派出所民警或辅警承担辖区学校反诈宣传群管理员,监督反诈预警和防范信息是否转发到位。 “动动手指即可在‘云端’开展反诈宣防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发案形式、作案手法,不定期在群内推送诈骗案例、警情和反诈知识、视频等相关材料。”城东派出所民警黄彦说。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识诈、防诈能力,今年以来,古田县公安局在公园、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投置反诈答题饮水机,把反诈小知识作为题目进行宣教,完成答题即可免费领取一瓶带有反诈标语的矿泉水,与传统纸质或视频宣教对比,答题互动更有效、更有趣。 (本报记者 余凌云 通讯员 卢淑茹)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