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海蓝天、洁白沙滩,涛声阵阵,海风拂过海岛上古老的石头厝,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上烙印下岁月的痕迹,轻轻低喃着平潭成长的故事。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平潭岛考察,为平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定要创新体制,保护好生态,深化两岸经济和产业合作,真正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十年来,平潭政法系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忠诚担当为笔、法治建设为墨,绘就了一幅平安和谐、法治彰显的美丽画卷,为平潭“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法保障。 筑牢平安基石 守护一方安宁 平潭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线。”平潭政法系统始终将总书记的话牢记在心,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建设平安平潭为己任。他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巡逻在平潭大街小巷,守护着千家万户。 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平潭政法系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近年来,为护航平潭综合实验区快速发展,平潭公安机关全力出击守护社会大平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5月18日晚7时许,办完事的林先生打算开车回家,随后发现自己忘记锁车,车里财物被盗。“我车里的钱被人偷了,一共15万元!”他焦急地拨通报警电话。接警后,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海坛支队立即启动“小案快侦”机制,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经过调查取证,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快速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并于当晚10时将嫌疑人抓获。不到3个小时,失窃财物被全部追回。 平潭公安局民警上渔船巡查,开展防抗台风等安全宣传 在这十年里,平潭政法系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院系统公正司法,高效审理各类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政法社会部创新解除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衔接机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说起来,这几年平潭治安真的好了非常多。”“是啊,有时候来不及接孩子,让他自己回家只需要叮嘱过马路要看红绿灯,我都很放心。”“平潭公共区域安装了很多安防设施,坏人看到都不敢做坏事了。”近日,在一辆开往平潭首个商业综合体的公交车上,乘客对平潭“看得见”的治安进步讨论得热火朝天。 在这十年里,平潭不断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织密织牢治安防控网络。 平潭结合当地社会治安实际,深化社会面防控机制建设,强化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安全防范,打造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和警务人员。他们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困难,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实现了治安管理的精细化和全覆盖。 创新社会治理 提升服务效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 平潭拥有独特又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传统习俗和观念可能与现代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存在差异。同时,平潭的40万常住人口中,不仅有本地居民,还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人口,人口流动频繁、结构多样。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给社会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平潭综合实验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矛盾纠纷化解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十年来,在政法社会部牵头下,平潭综合实验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在平潭法院海坛人民法庭设立,内设金融调解室、物业调解室、特邀调解办公室等多个功能室,整合调解资源,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 “从没想过矛盾纠纷受理这么便捷,我们居然能在‘家门口’完成调解。”黄女士对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的集成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日前,黄女士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窗口咨询一起因邻里排水问题引起的纠纷案件。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法律问题后,将案件分流到代表委员工作室。 鉴于双方分歧大且涉及专业问题,法官、调解员、片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一起到黄女士与邓先生产生分歧的地方,现场走访调查,了解纠纷全貌……通过法官现场普法、社区说村规民约、政协委员衡情酌理分析、律师协助谈判,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门口”调解就此展开。 平潭政法系统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的配合,整合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的多元化解体系,为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有效途径,让群众感受到便捷的集成服务。 针对平潭当地“岛外岛”的地域特征及“人户分离”的人口分布特点,平潭公安机关通过整合行政审批职能、窗口警力资源等“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行“全岛通办、一窗办好”行政审批改革。 “太快了!我以为我这一天都得耗在这里办这个居住证,没想到15分钟就把证拿到手了!”9月9日,体验完“一窗通办”服务的市民侯先生赞叹不止。 按照惯例,居住证申领业务需要完成受理、审核、制证3个步骤,法定办结时间为15天。平潭公安机关探索实施“就近办、上门办、线上办、马上办”的居住证办理新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的公安服务窗口就能申办居住证相关业务。 居住证办理新举措,只是平潭公安机关“全岛通办、一窗办好”持续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开通以来,“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逐步将88%的公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其中,形成了全域覆盖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累计为群众提供通办服务85万多人次,“免跑”服务2700多人次,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加强法治建设 护航岚岛风景 平潭的美丽风情地貌,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平潭时千叮万嘱:“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害环境的‘假宝贝’。” 平潭公安局民警在如意湖开展生态警务巡逻 平潭政法系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生态保护作为重要使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平潭的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筑牢法治屏障。 平潭龙王头的沙滩细腻而柔软,海岸线延绵千米,引来无数游客。夕阳西下,龙王头广场上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人员正向过往游客宣讲生态保护知识:“红珊瑚是我们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收购、出售构成犯罪。”“禁止在禁渔期捕捞,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8月1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大工委、政协工委、公安局、法院、资源生态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介绍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还开展现场问答、空瓶换多肉植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过往游客参与。 “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现场 “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不仅可以玩游戏,还能学习生态保护知识。”参与活动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林说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平潭政法系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他们积极探索生态修复司法机制,推动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 2023年4月,平潭检察院的非法占用海岸线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在导入12345数据中,发现一条涉及平潭君山镇大结屿岛非法围填海的举报线索。经数据碰撞和关联分析,结合历年航拍地图、海域使用权属数据等信息,发现自2011年起有人在此非法围填海建设码头,2019年虽被立案查处,但问题未根本解决。 平潭检察院在平潭法院巡回法庭公诉席上就一起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当庭判决支持追偿生态修复费用8.14万元 平潭检察院确认违法属实后,针对有关部门未全面履行海域使用监督管理职能问题,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督促其重新查处大结屿岛非法占用海岸线违法行为,以推动问题解决,保护海洋生态和海岸线资源。 不仅如此,平潭政法系统还对非法捕捞的犯罪分子提起公诉,要求其承担生态修复责任,投放鱼苗修复海洋生态;推行“森林警长+河湖警长+社区民警+景区警长=生态警长”工作机制,联合多方力量,构建生态治理保护新格局;积极组织生态保护行动,在平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政法系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清理海滩垃圾、或植树造林,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锻造政法铁军 忠诚履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政法队伍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十年来,平潭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开展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等,引导政法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加强政法机关意识形态工作,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维护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开展政治轮训、主题教育等,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平潭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政法干警教育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实战锻炼,通过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方式,提高政法干警的业务能力和实战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政法人才库,培养选拔一批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政法人才,为政法工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纪律教育,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对政法干警的纪律约束,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形象。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政法干警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政法队伍清正廉洁。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潭十年来的政法工作历程,平潭政法系统在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设、锻造政法队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平潭政法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他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平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挑重担、奋勇前行,为平潭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陈菁 通讯员 高淑颖)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