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如何”之问的最优解 ————三明车站派出所有个“老党员示范岗”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1日讯 有着客家建筑风格的动车三明站坐落于三明市三元区,日均开行列车23趟次、发送旅客2500人次,最高峰时达8000人次。然而,接踵而来的探亲、旅游、务工“潮汐客流”,成为只有15名民警的三明车站派出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如何科学管带民警队伍?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如何优化辖区治安环境?为答好“三个如何”之问,三明车站派出所积极探索,在各重点岗位设立“老党员示范岗”,坚持“一名老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发挥所内4名老党员优势,引领全体民警开拓创新。 扎根红土铸警魂 时代画笔,勾勒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在三明这片热土上,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赤诚与鲜血铸就了气贯长虹的红色精神。这抹生生不息的“红”,亦翻涌在三明车站派出所民警的血液中。 不久前,三明市博物馆的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内,在党龄28年的老党员郑伯盛的讲解带领下,三明车站派出所民警缓步向前、仔细聆听,不时驻足颔首。 “我们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的独特优势,由政治素养过硬的老党员担任政治教员,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全警汲取红色伟力、激活红色基因,夯实队伍忠诚纯洁的可靠基石。”三明车站派出所所长黄薇告诉记者。 沿着忠诚的足迹,探寻忠诚的印记。近年来,三明车站派出所坚持把政治建警、红色砺警、文化育警贯穿始终。以老榜样带动新力量,老党员在政治学习中率先垂范,青年民警上行下效,该所每两周开设一次老党员思政课堂,让老青两代人在沉浸式红色氛围中,一起忆初心、谈感悟、说理想,凝聚起派出所的精神脊梁,造就红色警营的独特新韵。 俯身倾心护民安 “民警同志,请帮帮我,我女儿要一个人买票跑去杭州。”2023年1月18日,正在动车三明站安检口立岗执勤的党龄31年的老党员冯俊接到群众求助,称其14岁女儿独自购票离家出走去杭州,请求民警帮助寻找。 根据提供的信息,冯俊立即联系指挥室同步寻找。很快,冯俊便在即将发车的D3240次列车停靠的站台旁找到该女孩。经过冯俊的耐心沟通,女孩终于放下心结,与母亲一同回家。 这是“老党员示范岗”倾情为民的一个缩影。与此相对应的,是近3年来该所老党员共获得锦旗10面、收到感谢信25封。 数十载藏蓝岁月,老党员靠着自己的“铁脚板”与“记事本”,与辖区沿线居民结下深厚感情。他们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掌握的情况建立成库,并一一对症下药: 针对辖区点多线长,他们在沿线村庄建立“铁路治安联络点”,警民携手,共护路安; 针对村民为求便捷穿行铁路,他们主动联系三明市护路办、中铁南昌局永安工务段等部门,在鹰厦线重点区段两侧加装16公里防护栅栏网,设置“红外线感知语音警示喇叭”22个; 针对孩童在铁路周边玩耍易发生危险,他们对接沿线15所中小学建立“爱路护路”宣传站。3年来,老党员累计开展安全宣传15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多份,受教育群众达5500多人次。 伴随着铁路钢轨的延伸,“老党员示范岗”也成为线路上不可或缺的“道钉”。 薪火相传再出发 传道授业解惑,打造警务人才蓄水池。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民警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近年来,三明车站派出所深入实践“师带徒”工作机制,立足“老党员示范岗”,为青年民警选好“领路人”、树好“风向标”,加快青年民警成长成才。 “经过师父的教导,我同沿线群众的联系更紧密,大家也能听进去铁路安全知识,沿线治安环境良好,群众人身安全更有保障。”线路岗位上,青年民警王澄刚结束完一天的巡逻,腼腆地笑着说。 王澄的师父许锡明,党龄35年,以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手把手传授关于案件分析、现场勘查、执法安全、询问技巧等技能。不到半年,王澄便从新手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办案民警,参与侦破多起案件。 以“一警多能”为培养目标,采取“一对一”轮岗跟班作业,“老党员示范岗”并行成为“老带新”实践课堂。截至目前,三明车站派出所已结成5组师徒对,涵盖综合指挥、执法办案、执勤警务等多岗位。 随着“老党员示范岗”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批“站位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青年人才涌现,有效补强队伍人才梯度。近3年来,35岁以下青年民警共获“优秀公务员”称号3人次、“最美基层民警”荣誉1人次,获个人嘉奖5人次。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林敬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