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走村头”到“握笔头” ————走近明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建平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9日讯 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用笔头讲述警察故事…………明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建平在“润物细无声”中系好警民联系纽带,展现平安建设成果。 自2009年8月考入明溪县公安局以来,李建平先后在农村派出所、政工室、指挥中心(办公室)等多个岗位工作。从“走村头”到“扛镜头”再到“握笔头”,他始终追求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工作结果。凭借这份执着,他取得不俗的工作业绩: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7次。 “村头”厚植为民情怀 初入警营,李建平被分配到较为偏远的农村派出所工作。农村派出所警力少,日常工作大多是解决群众的家长里短事,与其入警前的设想有很大差距。 但是,李建平迅速调整心态,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并很快认识到农村警务工作必须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单肩包、笔记本、小手电成为他的“忠实伙伴”,“张家儿子在哪务工”“李家有什么困难”等辖域情况他也做到入脑入心。 不知疲倦的李建平每日在村头路尾走访群众,甚至因为村民白天要干活,他就选择傍晚时间下村走访。家里有没有常住人看灯光、有没有外来人口看用餐人数、邻里关系好不好看氛围,这就是李建平总结出的“三看”社区工作法。 对掌握到的群众急事难事、邻里矛盾纠纷,李建平都用心用情化解。2011年7月的一次走访中,他得知辖区70多岁的黄大娘40多年前独自从江西萍乡迁移到明溪居住,但因未及时办理落户事项,导致江西老家和现居住地均查询不到黄大娘的户籍信息。李建平立即核实黄大娘迁居情况,查阅户籍档案,积极与江西警方沟通对接,最终帮黄大娘找齐资料并办理落户手续,让她享受到现今各项养老政策。此后,俩人结下“亲缘”,黄大娘将李建平所做的点点滴滴牢记心中,逢人便夸。 从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的3年多农村派出所工作中,李建平共帮助群众120多人次,为村民办好事实事40多件,用实际行动赢得辖区群众称赞。 “镜头”定格精彩瞬间 2012年11月,李建平被调至明溪县公安局政工室,负责公安宣传工作。面对新任务,李建平依然保持工作的那份较真劲,多渠道收集新闻媒体资源,每天翻阅各类报刊和上级通知文件,学习新闻宣传手法,掌握时下公安新闻宣传热词,有针对性地策划阶段性宣传内容。 李建平利用派出所工作经验,将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话题列为首要宣传内容,注重用最真实、最鲜活的案(事)例宣传法律法规、展示公安形象。为及时收集一手新闻素材,他将浏览公安内网作为每天工作的首要任务,看看有哪些“新鲜事”发生。同时,为减轻基层民警负担,他坚持“专人做专事”,通过组建宣传微信群,由一线民警在微信群提供有宣传价值的“只言片语”,自己则及时跟进了解案(事)件过程,收集视频或图片素材,采写稿件,减少一线民警撰写信息的工作量。 针对重大案(事)件或主题性宣传,李建平随警作战,定格民警克服艰难险阻的每个瞬间。通常白天收集完素材,夜晚再加工稿件…………在他的不舍昼夜下,明溪县公安局宣传的时效性和穿透力大幅提升,图文稿件被中央、省、市、县新闻媒体采用320多篇。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李建平主动求变,于2015年9月参与开通“明溪警方”微信公众号,并与“明溪公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及各所队微信号、美篇号形成宣传矩阵,打好公安宣传整体战、合成战,多篇微文收获阅读量上万人次、点赞数上千人次的宣传效果。工作之余,他也自费报名网络课程,学习摄影技术和PS、AE、Pr等图片及视频剪辑工具,提升宣传技能,精心策划制作公安宣传短视频43期,推动公安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宣传方式丰富多彩。 “笔头”讲述警队担当 2018年11月,李建平被调整至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他深知岗位责任重大,以更加严谨的作风、更高的目标定位投入工作,积极围绕“以文辅政”目标,把学习重心放在提升文字总结、调研分析、协调处置等能力上。他聚焦全局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定期收集汇总各项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细致查找短板弱项,以列表式、清单式及时直观反映整体工作进展,为明溪县公安局领导作出科学决策部署提供信息支撑。 李建平还将上级关注、群众关心、民警辛勤耕耘的工作作为文稿的“源头活水”,围绕公安重点工作和改革任务,主动下沉一线,深入调研公安基层所队改革实践,加班加点认真总结工作成效,提炼经验做法,将短期举措巩固为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所队局部、零散创新上升为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创新,全方位展现基层首创精神和实践成果,带动公安工作效能大提升。他所撰写的关于警务网格和社区网格融合、深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等文稿被多家刊物刊发。 在重要专项行动中,李建平主动参加破案攻坚治安巡查、宣传防范等实战工作。支援一线后,迅速回归原单位,在机关民警和一线民警之间“无缝切换”,为治安防控工作作出个人最大贡献。 从警15年来,李建平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一鸣惊人的壮举,有的只是一腔干就干好的热情和一股开拓进取的劲头,他始终坚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范少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